提振消费,北京最新发布!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张达 唐颖2025-07-10 21:11

为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北京市人民政府7月10日印发《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从推动居民增收减负、优化服务消费体验、增强商品消费动能等六方面提出24条措施,着力优化消费供给,提升消费品质,优化消费环境,减少消费领域掣肘。

针对居民在购房、购车过程中的痛点,《行动方案》进一步优化了住房消费和汽车消费政策,支持住房公积金“既提又贷”,明确将优化小客车指标配置,有力畅通消费循环。

《行动方案》要求力争到2030年,北京市市场总消费额年均增长5%左右,打造2~3个千亿级文商旅体融合消费新地标,在全球消费市场的辐射带动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创新引领能力进一步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新突破。

北京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指出,《行动方案》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把握消费热点需求,进一步优化升级消费供给。同时,《行动方案》突出改革创新,聚焦消费领域裉节难点,激发市场活力。

支持住房公积金“既提又贷”

“优化住房消费新供给”是本次《行动方案》的一大亮点。在具体举措上,《行动方案》要求优先向轨道交通站点和就业密集地区供应住宅用地,完善“保障+市场”住房供应体系。为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促进作用,《行动方案》支持缴存人在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同时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同时明确将研究制定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带押过户”政策,并开展相关业务。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行动方案》部署的住房公积金新政表明北京将进一步落实公积金“既提又贷”,此举将降低购房门槛,减轻购房者前期资金压力,满足更多住房刚性需求。

《行动方案》明确将研究制定的“带押过户”政策同样受到业内人士广泛热议。在严跃进看来,此举打破了传统二手房交易中卖方需先还清贷款才能过户的繁琐流程,减少交易环节和时间成本,降低交易风险,进而提高二手房市场流通性。

总体而言,《行动方案》有关优化供地和住房公积金的政策举措,将有助于进一步释放北京住房消费需求。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指出,随着本次北京住房消费新政落地实施,后续仍有政策优化空间,预计未来北京将进一步调整相关政策,提振市场信心。此外,《行动方案》为其他城市的政策调整起到示范作用,未来各地有望加大公积金政策优化力度,如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延长还款期限,加大对异地缴纳、灵活就业人员的支持力度等。

优化小客车指标配置

在完善汽车消费新生态方面,《行动方案》提出,优化小客车指标配置,更好地服务家庭用车需求。同时,拓展汽车改装、租赁、赛事及房车露营等汽车后市场消费。

“如今,取消汽车限购这种行政性措施,已经成为包括政府、行业、消费者在内的全社会的共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王都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今年3月由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曾特别“点名”改革汽车消费管理模式,要求“分年限保障‘久摇不中’无车家庭购车需求”。目前,北京属于仍在实施汽车限购政策的少数城市之一,市民购车指标“久摇不中”的情况较为凸显。

近期公布的北京今年首期普通小客车(油车)指标摇号结果显示,北京有56.3万个家庭与256.8万个人共同竞争9600个指标,家庭中签概率约1%,个人更是低至千分之一水平。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张宇贤曾指出,汽车限购导致居民“无法消费”,应取消不合理的限制性措施等来释放消费潜力。“进一步放松汽车限购是短期内就可以见效的,而且也是受消费者欢迎的”。

提升服务消费质量与体验

在优化服务消费体验方面,《行动方案》提出用好首都文化资源,深化“演艺之都”“博物馆之城”建设。支持线上演出、在线观展、直播拍卖等新业态发展,丰富文娱消费供给。

文娱消费作为服务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近年来,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持续增长。文娱的消费虽然不是刚需,但是可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和精神世界的需要,弹性很大,增长空间无限。

以扩大优质服务供给、丰富消费场景为主线,《行动方案》还明确将加快培育壮大美丽健康、家政服务等消费业态,鼓励互联网平台企业积极开展相关业务,有效促进供需两端信息对称、精准对接。

近年来,为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效率,北京市积极支持“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今年前6个月,北京市互联网诊疗量111.59万人次,同比增长44.98%。为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北京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透露,未来北京将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鼓励开发智能健康产品,培育健康体检、咨询、管理等新型服务业态。

促进工资性收入增长

收入是居民消费之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支出习惯和消费能力。《行动方案》明确推动居民增收减负,要求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科学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工资性收入是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北京市统计局指出,今年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5.6%,拉动居民可支配收入上涨3.7个百分点,收入增势平稳。目前,北京市的每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420元,每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6.4元。

值得注意的是,“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已经被写入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更大力度增进群众福祉。本次《行动方案》也提出将因地制宜推广以工代赈的方式,带动更多劳动力增收。

为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行动方案》还将支持证券交易所、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丰富交易产品类型,鼓励上市公司合理提高分红率。在健全公共服务保障机制上,《行动方案》鼓励金融机构丰富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提高老年群体金融服务可得性。

校对:王蔚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