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市场连锁化率有待提升 AI数字菜谱+智能炒菜机破解“三高”难题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唐强2025-07-10 19:11

7月10日,成都餐饮行业科技智能发展创新研讨会召开,餐饮连锁品牌、供应链头部企业、行业数据分析专家、烹饪技术传承顾问等行业人士参会。

当前,餐饮行业面临着高房租、高能耗、高人工成本等“三高”问题,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已经是餐饮行业绕不开的趋势。

会上,四川熊喵大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熊喵大师”)提出“智慧厨房全链条解决方案”,利用AI数字菜谱和智能炒菜机器人,主控烹饪环节,解决中餐出菜不易标准化、菜品品质差异大的难点。此举可为餐厅经营提供数据支撑,提升经营效率,试点门店出餐效率可提升40%以上,人力成本降低40%。

万亿中餐市场面临洗牌

2024年,餐饮行业有所回暖。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近5.6万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红餐产业研究院在《川菜发展报告2024》中预计,2024年中式正餐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6万亿元。

事实上,这块万亿市场大蛋糕看似诱人,但这也是一个极为分散的市场,要在餐饮行业中“活下去”却并不容易。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中国餐饮品类发展报告2025》显示,近年来,我国餐饮行业的连锁化进程持续加速,连锁化率从2020年的15%稳步上升至2024年的22%,并预计在2025年进一步提升至24%左右。

不过,我国中式餐饮的连锁化率还非常低,以CR5标准来看,中式正餐仅有1%,中式休闲餐为5%,中式快餐则为2%。今年5月发布的《2025中国餐饮市场全景图及趋势展望》预计,五年后,中国餐饮市场的连锁化率将超过40%。

从门店表现来看,中式正餐的经营数据也在过去5年中发生着巨大变化。由雀巢专业餐饮、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欧睿国际联合制作的《2025中国中式餐饮白皮书(精华版)》报告详细分析了其中要点:2020年到2024年间,中式正餐的门店数从124.8万家增至139.5万家,年复合增长率2.8%;受消费者消费习惯变化影响,客单价逐年下降,客单价从56.4元跌至53.5元,年复合增长率-1.3%;店均出品数量从120—150下降至70—90,降幅约四成。

从上述行业数据可以看出,在中式餐饮行业整体向连锁化发展的同时,门店数量增速慢,客单价下降,门店出品数量大幅下降,中餐市场未来将面临着行业的大洗牌。

在这万亿级的中餐市场中,川菜门店数占比超过10%的菜系,市场规模超1300亿元。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也相当重视川菜、川调的发展,积极推动“蓉品出川”、“蓉品出海”。2025年3月,《四川省促进川菜发展条例》正式出台,明确鼓励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提升餐饮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鼓励川菜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提升门店综合效率30%

在研讨会上,川商总会执行秘书长唐俊表示,川菜作为中餐最主要的菜系之一,以丰富多变的美味享誉全球。不过,川菜的丰富性在过去也提高了其标准化、规模化的难度,烹饪方法复杂,人才培养难度大周期长,都制约着川菜和四川中餐类企业的更快速发展。

上述痛点困扰了整个中餐行业几十年,不过随着数字技术和科技的发展,也为餐饮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题思路,即把菜还原成数字。

据悉,熊喵大师已研发推出了全国首个智慧厨房全链条解决方案,其中的核心便是AI数字菜谱和智能炒菜机器人。

熊喵大师创始人黄天勇表示,AI数字菜谱相对于现在市面上的数字菜谱而言是整体升级。就具体产品而言,其所需的食材、配料、烹制方法被反向解构为数据组合方式,形成数字菜谱,从而让菜品变成可标准化的产品。

在此基础上,四川熊喵大师的数字菜谱通过与章鱼小数据合作,具备了AI的大数据分析处理与学习能力,从而令餐厅的运营数据和后厨的产品数据联动打通,真正实现从产品研发、挑选到餐厅运营的数字化分析和决策,甚至可以协助餐厅经营者调整菜单和菜价,大大提高餐厅的经营能力。

“智能炒菜机器人是解决方案落地的终端设备。”黄天勇介绍,尽管目前市面上已有许多炒菜机器人,但大多都是采用虚拟算法技术,来模拟推演锅内温度,并下发后续指令。熊喵大师产品核心竞争力在于原创研发的实时温控技术,是在真实温度下操作,而非在数据推演的理论温度中炒菜。

根据黄天勇的规划,智慧厨房全链条解决方案将从川菜入手,先跑通设备落地、AI数字菜谱研发运营、供应链协同、新质劳动力培训就业创业等关键环节,再进行技术标准的全球化。

黄天勇透露,该设备与AI数字菜谱目前已服务全国100多个餐饮品牌、1000多家门店,业务覆盖中餐、火锅、粉面、酒吧、电竞酒店异业等多类业态,并拓展至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20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试点门店出餐速度从以往5~10分钟一道菜,提升为平均2~3分钟可出一道菜,出餐效率提升40%以上,人力成本降40%,厨房面积压缩30%,秒级能耗监控使食材浪费降低25%,门店综合效率提升超过30%。

责任编辑: 臧晓松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