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创 江苏推广“专利产业化+认股权”新模式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陈澄2025-07-10 19:11

近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与江苏地方金融管理局联合印发《江苏省“专利产业化+认股权”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面向江苏省内高校、科研院所推进专利转化新机制,着力提升专利转化运用和产业化水平。

数据显示,近年来,江苏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已经实现了从“重数量”到“重质量”的转变,截至2024年,全省有效发明专利量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达634412件和74.51件,连续九年位居全国省区首位;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9.14件,是全国平均数的两倍多。

此次江苏省“专利产业化+认股权”工作,重点面向拥有专利成果的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开展。鼓励创新能力突出、转化机制完备、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效应明显的单位以及科研人员在运行模式、激励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率先取得突破。

在主要任务方面,方案着重突出了探索“专利产业化+认股权”工作模式,强化“专利产业化+认股权”管理服务和完善“专利产业化+认股权”激励机制三方面特征。

“方案”提出“专利产业化+认股权”工作模式,明确高校院所可以将相关专利权部分赋予企业,与企业成为共同所有权人;也可以通过独占许可的方式,赋予企业在专利权期限内的长期使用权,待满足行权条件后,再将专利转让至企业等。

“方案”强化“专利产业化+认股权”管理服务,指出各高校院应做好内部协调工作,研究制定相关配套管理办法或细则;此外,省知识产权局、省地方金融管理局、江苏股权交易中心等建立“专利产业化+认股权”工作协调机制,及时研究有关政策问题,统筹推进工作任务落实等。

“方案”完善“专利产业化+认股权”激励机制,鼓励高校院所探索建立符合认股权特点的考核评价机制,综合运用“专利产业化+认股权”、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等;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根据“专利产业化+认股权”工作落地成效,为高校院所、相关企业、担保机构或保险机构等参与方提供一定的补贴或奖励等。

下一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加强“专利产业化+认股权”工作分析、统筹,调动各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有力支撑保障。同时,推动破解专利转化运用和产业化过程中的市场痛点和各方诉求,有效助力江苏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

责任编辑: 叶玲珍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