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市值策略持续火热!百亿量化业绩“炸裂”,警惕回撤风险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许孝如2025-07-10 14:43

今年以来,中小市值策略成为量化投资的蓝海,尤其是小市值指增策略持续火热,备受市场关注。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多家头部量化私募旗下相关产品年内收益率超过20%,部分甚至高达30%,超额收益表现亮眼。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也显示,上半年百亿量化私募获利丰厚,平均收益率达13.54%,且全部实现正收益。

不过,随着小盘股估值的快速拉升,投资者警惕回撤风险,中小市值策略的持续性将面临考验。部分头部量化私募已开始优化策略模型,适当收紧风险敞口,甚至选择封盘。

中小市值指增策略火热

自2024年9月以来,市场风格轮动频繁,大盘股表现乏力,而中小市值股票却频频走强。今年以来,小微盘股更是持续创新高,弹性十足。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证2000指数,年内涨幅已达到16.41%,远远跑赢其他指数。与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相比,中证2000指数进一步聚焦小微盘股。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随着沪深300、中证500指增赛道的不断拥挤,中小市值股票则以其高波动性和充足的交易机会,成为量化策略争相布局的新蓝海。一些头部量化私募纷纷调仓换股,显著增加了中小市值股票的配置比例。

记者从第三方渠道获悉,由于聚焦中小市值的配置,多家头部量化私募旗下产品收益率超过20%,部分甚至高达30%,远超同期主流指数表现,超额收益表现亮眼,大部分产品业绩都创出历史新高。

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也显示,受小市值行情活跃与流动性改善的双重利好影响,上半年百亿量化私募获利丰厚。有业绩展示的33家百亿量化私募上半年平均收益率达13.54%,且全部实现正收益。

具体而言,9家收益率在10%以内,19家收益率处于 10%~19.99%区间,5家收益率超20%。其中,稳博投资、进化论资产、信弘天禾、天演资本、龙旗科技等百亿私募收益位居前列。

背后多重因素驱动

中小市值策略火热的背后,受到多重因素的驱动。

蒙玺投资告诉券商中国记者,小市值策略(如国证2000指增、万得小市值指增等)表现亮眼,是市场环境、资金偏好与技术迭代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

首先,市场环境适配性方面,A股宽幅震荡、个股波动率显著提升,为量化策略提供了丰富的交易机会。小市值风格占优的行情下,中小盘股因成长弹性高、定价效率较低,天然适配量化策略。

其次,从政策与资金端偏好来看,当前政策对“新质生产力”(如低空经济、AI应用、可控核聚变)的扶持,中小市值企业成为产业创新的载体;相比传统投资标的,资金端更青睐科技含量较高、收益更稳健的量化策略。

最后,受益于AI深度赋能量化技术升级和策略迭代,AI全面应用于量化投研各模块,特别是因子挖掘与组合优化,提升了策略韧性。

大岩资本也表示,今年以来,小盘股表现优异,主要受题材热点和监管政策双重驱动:一是年初开始,以DeepSeek引领的AI题材、人形机器人等科技题材热度上升,资金集中流入;二是证监会一系列针对上市公司的政策落地,促成风格切换。在此背景下,小盘标的获得更多关注,年内收益显著领先其他指数。

“量化资金的属性与小市值的特征‘天然契合’。一方面,小市值个股波动率高,错误定价多,为动量、趋势等价量类因子提供了肥沃的超额土壤。另一方面,量化模型依托于系统规则和快速执行,能在流动性充足的小盘市场高效捕捉投资机会。此外,量化模型持股分散,集中度低,对于小盘持仓容量和交易成本更具适应性。”大岩资本指出。

百亿量化世纪前沿资产指出,从量化投资角度看,过去几年量化策略因丰厚超额收益吸引了大量资金,导致传统宽基指数(如沪深300、中证500等)赛道竞争加剧、策略趋同、超额收益被摊薄。在此环境下,主流机构资金配置相对较少、信息效率相对偏低的小微盘领域,有望成为量化策略超额收益的蓝海。

警惕回撤风险

随着越来越多量化机构扎堆布局中小市值股票,中小盘股的估值快速拉升,该策略的持续性也面临考验。

东方财富数据显示,中证2000的市盈率为135.1,当前指数估值水平比历史上95%的时间高,部分中小市值个股甚至出现估值翻倍的情况。

深圳某私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估值的迅速拉升很大程度上是资金短期涌入推动的结果,一旦市场风格切换或流动性收紧,这些股票或面临较大的回撤风险。此外,策略拥挤也会加剧市场波动性,一旦发生集中抛售,可能引发踩踏行情。

仁桥资产总经理夏俊杰在最新的备忘录中也指出,中小市值股票整体处于系统性高估的状态,部分股票太贵了,但这些股票的泡沫何时破掉以及破掉的逻辑暂没有明确的答案,我们要做的是识别它并回避它即可。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为规避这一风险,部分头部量化私募已开始优化策略模型,增加多样化因子,降低策略同质化程度,努力在激烈竞争中保持策略的持续有效性与稳定收益。此外,还有部分头部量化私募选择在小微盘股创新高之际封盘,不再募集新资金。

大岩资本表示,自2024年初微盘股流动性危机后,多家量化团队已迅速迭代升级模型并适当收紧风险敞口,显著增强了策略的抗风险能力。整体来看,随着模型优化与风险管理的持续深化,量化策略在资产配置中的价值依然可期。

大岩资本进一步表示,指数增强策略的收益由指数Beta和纯选股Alpha两部分构成。短期Beta的涨跌无法主观研判,但投资者可以关注管理人的收益来源,是Smart Beta还是依靠模型选股能力的纯Alpha。依托模型选股收益的管理人一般来说超额更为持续稳定。

“随着越来越多的量化机构入局,小市值策略成交量中机构占比骤升、波动有所降低。同时,伴随市场有效性增强,量化策略获取超额的难度不断加大。”蒙玺投资表示。

排版:刘珺宇

校对:陶谦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