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演唱会密集开唱 多地出实招、强监管助力“演艺+文旅”持续升温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唐颖 江聃2025-07-09 11:16

“wmls(为‘五迷老师’的拼音首字母,指五月天粉丝)来集合啦!”7月8日,五月天乐队25周年巡回演唱会北京站开票,再次出现开售即售罄的情况,不少抢到票的粉丝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的抢票记录。

“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已从一句浪漫口号,成为席卷全国的消费热潮。进入暑期,全国演唱会场次增多,为举办城市带来了人气,也带动了当地“吃住行游购”等领域的线下消费。不少地区还同步升级“演艺+文旅”消费新范式,为活跃消费提供更多新场景。

演艺+文旅,消费拉动显著

“五月天演唱会的票特别难抢,我为了可以顺利抢到票,还把旧手机找了出来,2台手机同时抢!还好最后如愿以偿。”天津的五月天歌迷小杨告诉记者,她还特意和同行朋友预订了演唱会场馆周边酒店并打算“打卡”周边热门饭店。

演唱会对地方经济的带动早已不止于活动本身。大麦网数据显示,五月天北京演唱会的观演人中,跨城人群占比高达66%。北京演出娱乐行业协会会长张海君表示,一张演出票,往往能带动4.5—5倍的同期周边消费。

其中,演出场馆周边通常最先受益。“首都之窗”数据显示,2025年鸟巢演出季启动以来,周边国际商品体验馆、夏日美食广场和中华老字号体验馆客流同比增长50%,营业额增长30%。

“演艺+文旅”模式有望进一步深化,从单场活动带动向常态化演艺生态构建转变,成为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记者从携程了解到,目前该平台已推出“文旅融合新商业模型”,将演出票务与旅游产品对接,向年轻用户传递更多目的地文旅信息,降低跨平台订票、游玩、交通和住宿的复杂度。

多地推出激励政策

演唱会对当地消费带动作用明显,越来越多的地方以“真金白银”吸引主办方在当地“开唱”。

日前福建厦门发布了《促进演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明确,在厦门举办一场演唱会,最高可获得360万元奖励;举办独立品牌音乐节,最高可获得100万元奖励;新开发的旅游演艺项目,最高可获得200万元补助。

海南三亚出台了《三亚市加强文体旅商展联动进一步促进消费的若干措施(2025修订版)》(下称《措施》),对于在三亚白鹭体育场举办的演唱会,或是在三亚举办的户外音乐节,若累计售票总人次超过1万,将给予100万元奖励;此后每增加2000人次,奖励金额递增10万元,最高不超过150万元。

外地观演观众也成为政策激励的重要抓手,《措施》中明确对在海南持续演出三年以上的旅游演艺项目,年度内演出场次不低于1000场,年度观众人数不低于40万人次,且岛外观众比例超过60%,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

过去,繁琐的审批流程是制约演唱会举办的一大难题。从业人士表示,按照传统的审批流程,首先要在文旅部门进行报批,然后再去公安部门进行大型活动审批,整个过程通常需要大半个月。时间过长就会直接导致举办方和歌手面临档期难排、预售票难卖的困境。

年初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要“优化营业性演出、体育赛事和各类大型群众性活动审批流程,安全可控提高可售(发)票数量,严格落实巡演项目首演地内容审核负责制,推行‘一次审批、全国巡演’”。

在此背景下,各地政府纷纷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简化流程。例如,海口龙华区推出“演艺商贸促销活动一件事”服务,最快可在1天内完成审批;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优化涉外及港澳台营业性演出审批流程,将办理时限从13个工作日压缩至7个工作日,并推行“不见面审批”,通过线上审核、邮寄送达许可决定书,减少企业跑动。

在山东迷笛演出有限公司CEO赵玉涌看来,审批流程简化之后,将大幅降低组织方的时间成本,对演出市场释放出利好信号,巡演筹备周期缩短,演出方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演出。

监管跟进 优化消费环境

演唱会经济爆发增长,“卖方市场”主导的情况下,消费者对监管也有更多期望。

小杨告诉记者,目前热门歌手的演唱会购票还是比较难的,购票渠道主要集中在大麦、猫眼等头部平台;部分演唱会还采用独家票代形式,增加了抢票难度。 “如果可以分散票源让抢票成功的概率高一些就好了。”她表示。

此外,演唱会退票政策也是影响消费体验的另一热点问题。当前退票政策主要围绕阶梯退费、不可抗力豁免、实名制限制展开,但仍有部分平台存在退票难问题。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5个网络消费民事典型案例。其中一个案例显示,方某在某票务平台同时在线购买两张演唱会门票。购票页面的票务须知载明:购票后48小时内可办理无条件退票。在销售阶段同一购票人、同一购票账户仅享有一次退票权益,在产生一次退票后,如再次购买同场次演出票,将不能退票。

因行程有变,方某向某票务平台申请退票,其中一张演出票退票成功,另一张演出票被该平台拒绝退票。经方某多次请求,该平台仅向方某退还第二张票款的80%。方某诉至法院,请求平台退还剩余的20%票款。最终判决:某票务平台向方某退还剩余的20%票款。

最高法在发布该典型案例时指出,演唱会门票等票证系欣赏音乐等艺术的凭证,其与一般日常消费品相比,价格一般较高,时间性要求也更强。经营者拟定该类票证的退票规则时,既要考虑到退票对节目演出的影响,也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合理现实需求。首要体现在退票规则的内容上,就应当清晰明确,防止出现歧义,避免不当影响消费者利益。当经营者拟定的退票规则有多种解释时,应当作出有利于消费者的解释,这样才能督促经营者认真对待消费者权利,恰当兼顾好消费者利益。

责任编辑: 杨国强
校对: 王锦程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