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已过半,年内A股市场主要指数多数上涨,同时也诞生了不少股价翻倍的股票,吸引了一众投资者的目光。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合计共有逾百只股票股价翻倍,广泛分布于各个上市板及多个行业,但这些股票普遍也有一些相同的特点,比如多数市值规模相对较小,市值不足百亿元的公司占比近七成。另外,相关股票普遍还具有一些热门概念,甚至是当下最时髦或最热门的概念,比如数字货币、创新药、DeepSeek、重组、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体外诊断等概念。
对于这些具有热门概念或身处热门赛道的股票成为年内翻倍股的原因,市场普遍认为这些亮点给相关公司的业务发展和经营业绩带来巨大想象空间,并有可能变成现实,成为支撑其股价大幅走强的基础。
不过,笔者梳理发现,上述逾百只年内翻倍股中,约三成股票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滑,约两成股票去年全年和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连续同比下滑,相关股票连续下滑的业绩与翻倍的股价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个现象也提醒投资者,不少翻倍股背后的基本面可能并不扎实,上涨过程中的炒作成分可能极大。
在证券市场中,身处其中的投资者往往会因一些热门的事物产生乐观情绪,甚至可能极度乐观,从而盲目跟风进行投资。大量投资者的类似动作会导致股价提前透支业绩预期或反映过度,远远偏离合理价格水平,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股市场中不少投资者投机性较强,以及证券市场定价机制在短期内可能失灵的现实。事实上,这样的现象在美股市场等更为成熟的市场也同样存在。
笔者认为,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群体众多,不可避免地总会存在一些喜欢追逐热点的高风险偏好投资者,只不过相关投资者需要意识到,如果仅凭跟风市场热点进行投资,相关行为可能属于高风险投资。投资者心里或需要有一根“弦”,充分认识到机会和风险相生相伴,避免因错误预判产生不可承受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