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能”引爆钢铁股 产业数据与资本狂欢“虚实”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董鹏2025-07-04 09:25

去年此时,重庆钢铁跌至1元附近,还处于股价保卫战的关键阶段,今年却成为了资本市场的热门个股。

7月3日,重庆钢铁A股继续冲高,前一日其H股盘中涨幅更是高达130%,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柳钢股份今日取得“三连板”,首钢股份等钢铁股本周亦取得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钢铁股的集体异动,源于近期主产区唐山的减排限产,与近期高层会议所提出的“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在这一背景下,市场各方对钢铁行业去产能的预期再次升温。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唐山的限产情况比较普遍,此次限产与行业去产能没有直接逻辑关系,当前也没有相对明确的产能去化政策。

此次去产能与上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物产中大期货指出,2016年过剩行业以煤焦钢、建筑建材等传统行业为主,当前过剩领域则集中在新兴产业链,比如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

后续,产能去化的政策发力点能否落在钢铁行业?经历过上一轮落后产能清理后,钢铁行业的产能去化空间还有多大?还有很多变量待解决。

图片来源:新华社

股、期、现差异明显

本周钢铁股的异动,受到了至少两重利好带动。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当天,主产区唐山再次传出“7月4—15日烧结机限产30%”的消息,若按照计划执行限产政策后,当地产能利用率、烧结矿日产将随之下降。

对此,二级市场作出激烈反应,7月1日柳钢股份率先涨停,7月2日重庆钢铁H股盘中大涨130%,引发多只钢铁股集体上涨。

截至7月3日,柳钢股份已经收获三连板,周涨幅达到34%。前期持续折价的重庆钢铁H股,与A股之间的价差也得到了明显修复。

值得关注的是,钢铁是A股市场上低价股、破净股最为集中的板块,每当市场出现产能去化消息时,便很容易引起股价波动。

2024年10月,中钢协表示,已经着手加快相关研究、开展专项调研,研究提出促进联合重组和完善退出机制的一揽子相关政策建议。

彼时,也曾经引发重庆钢铁H股,以及柳钢股份、安阳钢铁等10只钢铁股的涨停。从历史走势上看,本周钢铁股的上涨属于相对常规的股价波动,并无太多特别之处。

相比之下,多空力量博弈更为激烈的期货市场,所给予的反馈明显更为理性。以螺纹钢期货、热卷期货为例,本周主力合约涨幅均保持在2.7%左右,与现货价格更为接近的近月合约涨幅更低。

现货市场也只是小幅反弹。比如7月2日股票大涨当天,西安、杭州和上海等地螺纹钢便小幅上调10元至40元/吨,涨幅至多不过1.3%。

“黑色淡季震荡下跌的格局大概率仍然不变,无非是消息冲击降低了下跌的流畅度。”正信期货指出。

这意味着,市场预期只是在消息刺激下略有改善,钢铁业整体供需关系尚未出现重大转折,不然期货、现货价格会出现更大幅度的上涨。

上述背景下,钢铁股的上涨持续性存疑,7月3日部分钢铁股也已经有所走弱。

不确定因素

短期内,市场各方对钢铁业去产能预期有所升温,却仍然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尚待解决。

首先,是企业盈利与减产积极性的矛盾。钢价高低直接影响钢企的利润率,而钢企的盈利水平又与减产积极性密切相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我国钢铁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16.9亿元,盈利情况好于2024年全年的291.9亿元。如若后续钢价继续上涨,则会进一步拖慢行业产能的去化速度。

其次,是未来政策发力的重点方向能否落在钢铁行业。

虽然与2016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市场背景类似,产业过剩均是受到地产下行所导致的需求市场低迷,比如2016年地产持续下行、基建托底力度不足,2025年则是地产持续四年下行。当前国内市场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

但不同点,则在过剩行业的不同。2016年,过剩行业以煤焦钢产业链、建筑建材等传统行业为主,2025年的过剩领域则集中在新兴产业,比如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

这意味着,在“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的指引下,后续即便有更多实质性的政策细则出台,其产能去化的发力点能否落在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尚未可知。

正信期货也指出,回顾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其一是市场确实存在许多落后产能,与当前光伏、汽车企业倒闭、寻求合并的情况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其次是需求端,尽管存在部分透支的可能,但汽车市场的内外需求短期难以转负,在各地的补贴下,后续仍然存在增量空间,与2016年之后的房地产市场刺激,需求增长如出一辙。

该机构还指出,“当前黑色系利润较好,而汽车行业已经需要通过账期来增厚利润,谁更需要供给侧改革一目了然。”

再次,经过2016年的落后产能淘汰后,钢铁业的产能去化还有多大空间,仍值得探讨。

“本轮政策更强调市场化出清与差异化调控,地方自主性增强意味着产能调整将更贴合区域实际,避免‘一刀切’带来的市场剧烈波动。”兰格钢铁指出,政策对“落后产能”的界定已突破传统认知,转向技术、能耗、环保等多维度评估,部分曾被视为落后的产能经改造升级后,反而成为支撑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力量。

因此,后续,钢铁业产能去化的速度、力度与潜在的产能淘汰空间,大概率无法与上一轮相比。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