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凯新材(301216)7月3日晚间公告,公司计划从近日开始有序调减PET生产计划,并在减产期间组织设备检修维护。本次减产检修涉及PET产能60万吨,后续具体复产安排将根据装置检修进展以及市场行情统筹规划。
该公司表示,本次减产检修的PET产能占公司总产能的20%,预计会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产生较大的影响,公司将密切关注本次减产的后续进展情况。
据了解,该公司减产是因为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出现行业性亏损,PET同行共同决定限制产量,减少库存。
万凯新材去年亏损,公司表示,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PET瓶片新增产能集中投放,导致行业竞争加剧,行业平均加工费较上年下降超过30%。尽管公司PET瓶片的产销量保持稳定,但加工费随市场行情下降,导致毛利及毛利率大幅下滑,最终导致公司业绩由盈转亏。为应对行业周期,公司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扩大海外营销渠道、加快MEG项目建设、加强研发创新等,以保障流动性安全并强化核心竞争力。
5月份,华润材料(301090)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预计2025年PET产能依旧会阶段性过剩,公司将更加坚定降本提质增效,大力推进转型创新,聚焦“双核一力”,加大力度研发高比例rPET、高性能PETG、耐温PET等产品,全力以赴推进业绩企稳向好、股东回报持续提升。
据统计,聚酯瓶片产能从2023年末的1661万吨提升至2043万吨,同比增加近23%。
万凯新材正在推进尼日利亚30万吨聚酯瓶片生产基地建设,并计划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建设75万吨聚酯瓶片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海外产能布局。近年来,国内瓶片行业产能增长迅猛,但供需失衡问题日益突出。
2024年,万凯新材海外业务营收达62.39亿元,同比增长11.61%,占公司总营收的36.21%。
面对去年上半年国内产生过剩,国内PET瓶片工厂也采取主动措施,调整生产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多家知名企业,包括海南逸盛(75万吨)、万凯新材、华润材料等宣布了停产计划,以减少过剩产能并优化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