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港特区立法会三读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在数字资产监管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随后,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安保险”,06060.HK)因持有众安银行(ZA Bank)43.43%股份,5月份以来至最新收盘日累计涨幅近60%,在6月19日达到年内高点22.75港元,7月2日收盘价为17.7港元。
6月25日,国泰君安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君安国际”,01788.HK)因证券牌照升级为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及相关意见服务的综合牌照,单日股价飙涨198%,最新收盘价为3.46港元。
尽管众安保险与国泰君安国际分属不同金融领域,其主营业务大相径庭,但这两家公司近期股价的爆发式增长均直接受益于香港稳定币政策的落地和市场对虚拟资产合规化的预期。
业内专家表示,稳定币或对传统金融体系、金融机构与金融资产产生重要影响。稳定币的广泛使用可能会产生“存款搬家”效应,导致银行负债(存款)流失,从而对资产(贷款)扩张形成制约,影响到商业银行传统的运营模式。同时,稳定币在产生信用扩张抑制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导致货币政策有效性受到影响。
多机构受益稳定币政策
5月21日,中国香港特区立法会正式三读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草案》内容共包含11部分176条,以在香港设立法定货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完善对虚拟资产活动在香港的监管框架。
政策出台后,资本市场迅速锁定潜在赢家,众安保险因持有众安银行(ZA Bank)43.43%股份成为焦点。在5月21日《草案》通过后,5月23日至5月29日间的5个交易日,众安保险股价累计涨幅超过50%。
据了解,2023年4月,众安银行提出“Banking for Web 3”愿景。2024年7月,众安银行成为香港首家为稳定币发行方提供储备银行服务的数字银行,并与金管局首批沙盒参与者之一的圆币创新科技合作,其将成为首家利用众安银行储备银行服务的稳定币发行人。
目前众安银行已为超过80家Web3公司提供商业银行服务,更是本地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HashKey和OSL的银行合作伙伴。
5月25日,国金证券研报在点评众安保险时指出,中国香港立法会正式三读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预计今年底前,机构可向香港金管局申请成为合规的稳定币发行商,众安银行(众安在线持股43.43%)虚拟资产业务布局深入,有望受益。
星展银行研报则明确指出,市场低估了众安银行的潜在价值,该银行已于2024年7月成为香港首家为稳定币发行方提供储备银行服务的数字银行,我们对其估值定为20亿美元。众安保险持有该行43.43%股权,对应价值8.87亿美元,我们认为当前众安保险股价尚未反映该部分价值。
国泰君安国际在6月25日的大涨同样由稳定币所推动。
6月24日,国泰海通集团下属公司国泰君安国际正式获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批准,将现有证券交易牌照升级为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以及在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基础上提供意见。
国泰君安国际表示,此次牌照升级后,客户将可在国泰君安国际平台直接交易加密货币(如比特币、以太币等)、稳定币(如泰达币等)等虚拟资产。至此,国泰君安国际服务覆盖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在虚拟资产交易服务过程中提供意见,以及发行、分销包括场外衍生品在内的虚拟资产相关产品。
6月25日,申万宏源研究在研报中表示,截至6月24日,当前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合计11家;可通过综合账户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券商达到40家(1号牌升级);当前可通过管理投资超10%虚拟资产的资管机构为40家(9号牌升级)。
华创证券金融业研究主管、首席分析师徐康预测,后续会有更多具有国际业务子公司的券商会完成1号牌升级,迈向虚拟资产的交易服务,进一步完善市场生态,尤其是具备较好客户基础的重要券商可能入局。
提高有形资产流动性
稳定币究竟有何“魔力”,能推动相关公司股票大涨?
据了解,稳定币是一种特殊的加密货币,出现于2014年,“稳定”之名源自其与某类资产建立锚定关系、从而保持币值相对稳定。
根据锚定资产或抵押品不同,稳定币分为法币储备型稳定币、加密资产抵押型稳定币、算法型稳定币、商品型稳定币等。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稳定币有助于RWA项目的创新与发展,RWA(Real World Assets,真实世界资产)是将现实世界资产(例如:现金、大宗商品、证券、债券、信贷、艺术品以及知识产权等),转化为区块链上的代币化数字通证。具有实际价值并得到广泛认可的有形资产,可通过RWA整合到区块链上,从而将传统有形资产以代币的形式流通交易,提高有形资产的流动性、可分割性、可访问性和透明度。
据华泰证券统计,2024年,全球稳定币总市值恢复至接近2000亿美元,并重新呈现增长态势。截至2025年6月16日,全球稳定币总市值超2400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超170倍,占全球加密货币总市值约7%。
此外,波士顿咨询预测,2030年RWA市场规模将飙升至16万亿美元,稳定币30%~50%份额将会流入RWA资产。
同时,华泰证券研报还指出,稳定币在便捷支付中优势显著,当前成交额已经超过VISA、万事达等传统支付体系,2024年成交金额为15.6万亿美元,明显高于Visa(13万亿美元)与万事达(8万亿美元)。但稳定币的交易次数仅占Visa和Mastercard交易量的0.41%与0.72%,表明单笔交易价值更高,B2B支付规模为当前最广泛的使用场景与之佐证。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Visa数据,多数时间超过70%以上的稳定币交易用于加密货币的自动化交易,真正的支付交易未来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或为发展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打下基础
为顺应稳定币快速发展趋势,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香港立法会于2025年5月21日正式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
《草案》创新提出“指明稳定币”的概念,即参照一种或多种官方货币,或金管局指定的计算单位或经济价值储存形式以维持稳定价值的稳定币。同时,引入了严格的发牌制度,由金管局负责审批和管理,确保只有具备高标准合规能力的实体才能从事受规管稳定币活动。
《草案》实施后,任何人如在业务过程中在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或在香港或以外发行宣称锚定港元价值的法币稳定币,必须向金融管理专员申领牌照。相关人士须符合储备资产管理及赎回等方面的规定,包括妥善分隔客户资产、维持健全的稳定机制,以及须在合理条件下按面额处理稳定币持有人的赎回要求。
欧阳日辉表示,相比内地,香港既有独立的金融监管框架,能在可控前提下实验一些金融创新项目;又与内地金融体系高度联通,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作为中西方资本市场与政策制度的交汇点,香港探索稳定币制度、积累相关经验,是为未来发展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打下基础,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的发行则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助力。
HashKey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肖风同样向记者表示,美元稳定币的目标是维护美元全球主流货币地位,其对中国影响是多维度的,已处于必须积极应对的阶段。中国可考虑以香港为试验田开展离岸人民币稳定币试点,探索其与央行数字货币的协同机制。
但同时,稳定币也可能对现有金融体系造成冲击,欧阳日辉分析,稳定币的广泛使用可能会产生“存款搬家”效应,导致银行负债(存款)流失,从而对资产(贷款)扩张形成制约,影响到商业银行传统的运营模式。
此外,欧阳日辉表示,稳定币在产生信用扩张抑制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导致货币政策有效性受到影响。
以降准为例,他分析,央行是通过控制银行负债(存款)规模来影响其资产(贷款)扩张能力。但稳定币对银行存款的替代,无形中起到了“提准”的效果,降准的调节能力因此削弱。此外,稳定币的支付功能,使其具有现金(M0)属性,这不仅加大了货币量的统计难度,干扰央行对货币供需平衡的判断,还可能影响货币乘数,制约二元体系的信用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