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梁谦刚
近期,创新药利好不断,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近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五方面16条措施。6月16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对符合要求的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评审批,创新药上市周期大幅缩短。
今年以来,中国创新药产业迎来多项突破性进展。从多款创新药集中获批上市,到企业在国际学术舞台展示亮眼临床数据、出海交易金额屡创新高,行业活力尽显。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中国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研发进展催化较多,有望持续成为2025年医药板块投资主线。
招商证券6月底发布的研报显示,截至目前,2025年国内创新药项目已经完成BD项目数量超过80项,分子形式多样广泛。从MNCs引进交易数量及交易金额情况来看,中国成为增长最快的国家。从2020年到2024年,国内创新药企BD交易首付款金额从5亿美元增长至41亿美元,也侧面印证了国内药企的全球竞争力。
国联民生证券认为,2025年预计是国内创新药授权出海的重要年份,自2018年“4+7”集采以后,国内企业纷纷开始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至今已有7年时间,已经陆续进入兑现期。部分先驱创新药企业有望陆续实现盈亏平衡,利润端转正。
二级市场表现方面,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7月1日收盘,年内Wind创新药指数上涨超26%,创新药概念股今年以来平均上涨35%,大幅跑赢同期上证指数。舒泰神、益方生物-U、三生国健、泰恩康、荣昌生物、科兴制药年内涨幅均超100%。
以泰恩康为例,该股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46.29%。2025年1月,泰恩康成立安徽泰恩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依托集团子公司华铂凯盛建立的生物药研发团队,已开发了多种生物类似药,形成以原核生物发酵为特征的平台技术。
舒泰神年内涨幅更是近5倍,高居榜首,公司聚焦感染性疾病、呼吸与重症、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等,在研产品STSP-0601和BDB-001被CDE纳入突破性疗法。公司自主研制开发了国家1类新药——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苏肽生”和同时具有清肠和便秘两个适应症的清肠便秘类药物——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舒泰清”。
从机构调研来看,市场对创新药板块热情高涨,几乎所有的概念股年内都获得调研。健康元、皓元医药年内获调研次数均超过10次;阳光诺和、美迪西、丽珠集团等14股年内获调研次数均在5次及以上。
皓元医药在6月的调研公告中表示,公司的创新药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开发业务属于创新药CDMO行业,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后端业务在手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30%,客户需求增长显著。
从调研的机构家数来看,参与华东医药、科兴制药、泽璟制药-U调研的机构家数均在200家及以上。其中科兴制药在5月的调研公告中表示,预计在未来5~10年内,公司将不断拓展国际市场版图,覆盖更多区域与客户群体,确保海外商业化战略稳步实施。根据公司2024年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到2025年外销收入增速目标设定为相比2023年增长200%~400%。
资金面上,据数据宝统计,6月以来融资净买入超1亿元的创新药概念股有15只。博瑞医药、恒瑞医药、康龙化成、特宝生物、贝达药业等融资净买入额排在前五位。
上述15只概念股中,机构关注度最高的是恒瑞医药,合计有25家机构给予“积极型”评级(含买入、增持、强烈推荐等),康龙化成、华东医药、长春高新、特宝生物等机构关注度也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