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未盈利创业板IPO获受理
来源:深圳商报作者:陈燕青2025-06-30 09:15

深圳大普微创业板IPO6月27日获得深交所受理,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这也是注册制以来首家IPO获得受理的未盈利创业板公司。招股书显示,公司拟募资18.78亿元,最近三年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超过13亿元。不过,公司去年亏损已大幅收窄。

早在2023年2月17日,证监会已批准启用创业板第三套上市财务标准,符合条件的未盈利企业能够在创业板上市,但前期未有案例落地。

具体来看,创业板第三套标准的核心条款是企业需满足“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这一条款适用对象是那些尚未盈利但具备高成长性、技术壁垒或战略价值的创新企业(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

招股书申报稿显示,大普微主要从事数据中心企业级SSD产品的研发和销售,是业内领先、国内极少数具备企业级SSD“主控芯片+固件算法+模组”全栈自研能力并实现批量出货的半导体存储产品提供商。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大普微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57亿元、5.19亿元、9.6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4亿元、-6.17亿元、-1.91亿元,三年累计亏损逾13亿元。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8.73%,同时毛利转正,亏损大幅收窄,预计2026年有望扭亏为盈。

此外,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94亿元、2.69亿元、2.74亿元。

6月18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根据招股书,大普微于2024年12月最后一轮完成增资时估值为68.10亿元,综合考虑同行业上市公司估值情况,公司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

大普微本次IPO募资将用于下一代主控芯片及企业级SSD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企业级SSD模组量产测试基地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金额合计18.78亿元。

招股书显示,大普微控股股东为平湖大普海德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设置特别表决权机制,股东大普海德、大普海聚持有的股份为具有特别表决权的股份,在特别表决权机制下,控股股东大普海德控制公司 54.78%的表决权,实际控制人杨亚飞通过大普海德、大普海聚合计控制公司 66.74%的表决权。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