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的兴盛,在订单与商机中闪耀;文化自信的力量,在展馆内处处洋溢。5月26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圆满闭幕。
本届文博会又一次创造了共赢格局:展出文化产品逾12万件,举办“首发”“首秀”活动达120场,大批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的创新产品精彩亮相……五天来,展馆内处处人流如织、络绎不绝;参展商们则不虚此行。本届展会还开辟了四大新品发布区,组织了200余场招商签约及订货会……交易撮合效能的再度提高,提升了参展商的获得感。在连续举办了两天的文博会文化产业招商会上,现场签约项目达41个,推动总成交额再创新高。
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本届文博会又一次集中呈现了文化产业的前沿成果与创新方向,成为洞察行业趋势、把握发展机遇的重要窗口;也再一次证明了“文化+”的连接和整合能力,文化的注入让许多产品和服务优化了需求体验,从而创造出更大商业价值。
事实证明,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力量,就蕴藏在人民对精神文化的强烈需求、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待中。
让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走进日常生活,可以创造商业奇迹。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区前,人们排着长队购买以明孝端皇后凤冠为原型的冰箱贴。自去年7月推出以来,这款冰箱贴累计销量已突破100万件,创下国家博物馆近20年来单品及系列文创的销售纪录。满足年轻人的审美需求,能够制作出一块巨大的市场“蛋糕”。在泡泡玛特展区,大量人气IP和绝版手办引来众多粉丝打卡拍照。2024年泡泡玛特实现营收达130.4亿元,产品也火遍海外。
本届文博会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展会上处处可看到机器人在大显身手,它们会跳舞、能弹琴、下围棋、秀书法,还会制作咖啡、诊舌把脉……总是引来人群围观。与其说人们是在为机器人的无所不能而称奇,不如说人们是在为未来的生活将如何因机器人的改变而惊叹。这些惊叹,也预示着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方向:与生活场景紧密融合,给人们的生活品质带来提升,从而打开广阔的市场前景。
文博会上的人流,涌动的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宏观数据也绘出了产业蓬勃发展的全景。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1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高于同期GDP增速。
美好生活之所盼,文化产业之所向!繁荣文化产业、促进内需释放,将推动中国经济更高质量发展。期待文博会精进不休,打造成为国际文化产业头部展和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产品贸易平台,为推动文化产业兴盛、建设文化强国展现更大作为,激荡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