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南美洲传来利多消息,豆粕、菜粕持续上涨
来源:期货日报作者:韩乐2025-05-23 18:04

今日,商品市场中农产品板块走势偏强,豆粕涨幅居前。

消息面上,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日,2024/2025年度欧盟豆粕进口总量同比增长25%。巴西仍然是欧盟的头号豆粕供应国,但其市场份额从去年的60.7%降至50.5%;阿根廷为欧盟进口豆粕的第二大供应国,其市场份额从去年的20.6%大幅提高至35.6%。

格林大华期货研究院农产品负责人刘锦表示,双粕期货走势强劲,主要原因是近期阿根廷大豆在收割阶段遭遇大暴雨。受此影响,巴西进口大豆贴水走强,推动巴西进口大豆成本小幅回升。此外,国内华东地区进口大豆检验再度收紧,油厂面临缺豆风险。市场认为买入时机到来,双粕现货成交量有所回升。

“就豆粕市场来看,自今年4月份以来,美豆价格和豆粕期货价格走势出现背离,主要原因是美国大幅提高关税。”新湖期货农产品研发总监刘英杰表示,目前,中美贸易摩擦有所缓和,豆粕期货远期升水逐渐被挤出,市场交易逻辑重新回归基本面,阿根廷天气成为影响盘面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前,美豆及豆粕期货的反弹行情可能持续,投资者需持续关注阿根廷产量。

国海良时期货投资咨询部总经理孙啸表示,当前,海外油菜籽基本面整体偏强。加拿大油菜籽商业库存持续处于季节性去化状态,库存水平已降至历史同期低位;欧洲油菜籽周度进口量持续维持高位;澳大利亚3月油菜籽出口量更是触及历史同期高位。

孙啸进一步解释说,由于全球油菜籽在9月份之前以消化旧作库存为主,在强现实因素影响下,进口油菜籽价格将保持坚挺。此外,鉴于油菜籽买船榨利欠佳,叠加加拿大菜粕进口的不确定性较高,国内菜粕供应最宽松的阶段已逐步过去。目前菜粕性价比偏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的供应压力。

谈及双粕期货反弹的持续性,刘锦认为,本轮双粕期货的反弹空间有限,短期反弹无法扭转其长期下跌的趋势。根据中国粮油商务网的数据,二季度国内大豆到港量约2300万吨,目前国内港口大豆库存已升至667万吨,油厂开机率有望达到60%,后续豆粕供应较为充足。菜粕方面,国内新菜籽已经上市,青饼上市会对市场造成一定冲击,加之豆粕与菜粕基差约400元/吨,难以支撑菜粕期货价格大幅上涨。

展望后市,刘英杰表示,接下来,美国天气题材可能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国外气候模型显示美国将迎来炎热夏季。无论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如何,豆粕期货远月合约的下跌空间都会受到限制。

“7月美国中部大豆产区的降雨量对大豆生长发育以及产量有重要影响,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孙啸称。

责任编辑:孙亚宁 审核:崔丽华

责任编辑: 杨国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