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A股上演了最为撕裂的行业现场。汽车、电子业人员扩容明显,比亚迪扩编26.5万人,以近百万人蝉联员工最多的上市公司;光伏、建筑装饰、房地产、金融业减员明显,隆基绿能减员3.7万人,接近一半。
A股公司员工平均年薪为20.4万元,有4家公司超百万元,AI、芯片、医药生物企业成为高薪主力。另有282家公司均薪低于10万元,15家低于5万元。
董秘平均年薪“两连降”,均值跌破75万元,但中位数达62万元,同比上涨7000元,其薪酬正呈现“高薪收缩、中产扩容、低薪优化”的消峰填谷式调整。
来源:新财富杂志(ID:xcfplus)
作者:刘鲜花
2024年年报季收官,上市公司业绩基本披露,A股“打工人”的薪酬图谱也正式出炉。
《新财富》杂志今年继续对2024年A股上市公司员工和高管的薪酬进行全面盘点,透视其背后的产业峰谷变化和转型升级方向。
01
2024最撕裂行业现场:比亚迪增员26.5万 VS 隆基减员近半
截至2025年5月12日,A股共有5411家上市公司,它们2024年员工数达到3085.8万人,相较2023年的3057.45万人,增加28.35万人。
不过,这些企业冷热并不相同,有2592家公司减员,总计减少了110万人。
从行业来看,汽车、电子行业扩编明显。298家汽车行业公司2024年一共增加34.28万人,其中,仅比亚迪(002594)一家就扩编26.5万人,其2024年底的员工达到96.9万人,数量最多,且遥遥领先第二名(图1)。
而2021年,比亚迪的员工总数还不到30万人。2022年,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猛增,比亚迪开始了大规模招聘,一跃成为A股员工数量最多的上市公司,且蝉联至今。
其员工人数的高速增长与业务同步。2024年,比亚迪实现营收7771.02亿元,同比增长29.02%;净利润402.54亿元,同比增长34%;研发投入约542亿元,同比上升35.68%,累计研发投入超1800亿元,包括在智驾领域加大投入,自研车载计算平台,成立感知实验室、端到端大模型团队、AI超算中心等。比亚迪的技术人员数量也从2021年的4.4万,快速增长到了2024年底的12.3万。
图1:2024年A股员工数量居前的20家企业
数据来源:Wind,《新财富》整理
除比亚迪外,员工人数居前的10家企业,均是中字头的央国企。第二名中国移动(600941)有员工45.5万人,较比亚迪少41万。农业银行(601288)、工商银行(601398)的员工数也超过40万人。不过,工商银行2024年同比减少了4093人。
员工人数Top20企业中,则有立讯精密(002475)、美的集团(000333)、华利集团(300979)等民企,其分别有27.8万人、19.8万人和17.8万人。立讯精密2024年扩编4.5万人,运动鞋履制造商华利集团也增员2万。
汽车装备制造业的潍柴动力(000338)新增近5万人,2024年员工数达到9.7万人。
近年,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借助新能源赛道异军突起,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65.2%。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蝉联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达到128.4万辆,同比增6.7%。技术革命与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一些顶尖高校学子也不再将互联网、金融等传统热门行业视为首选项,新能源汽车等制造行业日益受到关注。
此外,华勤技术(603296)、宁德时代(300750)、邮储银行(601658)、开润股份(300577)、江苏国泰(002091)、亚信安全(688225)、工业富联(601138)、海尔智家(600690)2024年增员的人数均超过1万人。
员工的增减,反映了行业的冷热。2024年,在申万31个行业分类中,有19个行业的员工人数减少。其中,电力设备行业减员9.5万,建筑装饰减员6.7万,房地产减员5.5万,商贸零售也减员4万,非银金融业减员2.95万,建筑材料、石油石化、环保、农林牧渔、钢铁、传媒行业减员人数均超过1万。
处于周期底部的光伏行业,成为减员大户。2024年,隆基绿能(601012)减员3.7万人,相比2023年的7.5万人裁撤将近半数,为2024年减员人数最多的公司;晶科能源(688223)减员2.36万,居第二;晶澳科技(002459)、天合光能(688599)也分别减员1.3万。
从人员结构来看,隆基绿能的生产人员、职能人员(行政人员)减少比例最多,均少了超过一半,技术人员也同比减少42.8%,销售人员却增加22.56%至1684人。员工人数的下降带来了成本的下降,2024年,隆基的管理费用同比下降了30.22%,支付员工薪酬15.74亿元,同比下降了1/3。
2024年,光伏企业背负“内卷外堵”的压力,内卷式竞争导致产能供大于求、四大主材主流产品价格跌幅超过29%,外有关税壁垒对海外需求、东南亚产能造成冲击。光伏设备板块近70家上市公司,近半数陷入亏损。隆基绿能也在2024年年报中表示,这是公司上市以来最困难的一年。
同处于新能源赛道的比亚迪和隆基,一个大幅扩编26.5万人,一个则裁撤半数员工,处境冰火两重天,上演了2024年最撕裂的行业现场。
02
科技公司员工成新一代“吸金王者”
据Wind数据,2024年,A股上市公司员工的平均年薪为20.4万元,相较2023年的19.8万元,上涨6000元。其中,3642家公司员工平均年薪上涨,占A股公司的比例达到67.3%
其中,有4家公司人均年薪超过100万元,包括渤海租赁(000415)、中信金属(601061)、陕国投A(000563)和地处福建的海通发展(603162)。这4家公司的员工数均不超过700人。
其中,渤海租赁的人均年薪依旧最高,达到184.6万元,相较2023年增加16万元,是令人艳羡的打工天花板。2024年,其员工人均创收6626万元。中信金属的人均年薪为132.26万元,人均创收更高达4.8亿元,是高产出高回报的表率。
此外,有两家公司的人均薪酬为90多万元,149家公司的人均薪酬超过50万元,超过30万元的公司有743家。
在人均薪酬高于60万元的60家公司中,半导体业的公司达到24家,占到四成的比例,远高于金融业的15家。
其中,澜起科技(688008)的人均薪酬超过90万元,海光信息(688041)的员工均薪达到83万元,希荻微(688173)、裕太微-U(688515)、东芯股份(688110)、寒武纪-U(688256)、翱捷科技-U(688220)、泰凌微(688591)、灿芯股份(688691)等公司的人均薪酬均超过70万元。
过去,金融是高薪的代名词,但如今,科技公司员工正成为新一代“吸金王者”。在AI、芯片、自动驾驶等领域,顶尖人才年薪百万已成常态。2024年,A股162家半导体业公司的人均薪酬达到37万元,仅次于非银金融的47万元和银行业的44万元均薪。
此外,医药生物行业也成为高薪主力。
百济神州(688235)的人均薪酬超过90万元,迪哲医药-U(688192)、亚虹医药-U(688176)、益方生物-U(688382)、福瑞股份(300049)4家公司的人均薪酬也超过60万元。这些创新药企以研发驱动,研发人员偏高的薪酬拉高了员工的均薪。
高薪公司之外,A股也有282家公司的员工平均年薪低于10万元,低于5万元的有15家,这些公司大多营收净利下滑明显,已经亏损或处在亏损边缘。
03
董秘平均年薪“两连降”,均值跌破75万元
据Wind数据,2024年,A股上市公司高管的年度薪酬总额合计481.5亿元,平均值为894.7万元,相对2023年均有所降低。
与此相对应,2024年A股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之和同比也小幅降低,为5.59万亿元,高管薪酬总额占净利润的比例约为0.9%。
2024年,比亚迪、迈瑞医疗(300760)、美的集团给管理层开出的年度薪酬总额均超过亿元级别,分别达到1.4亿元、1.39亿元和1.34亿元。三巨头管理层薪酬齐破亿级门槛,展现先进制造业与医疗龙头对人才的重视。
与员工平均年薪连年小幅上涨的趋势不同,高管的境况则不尽相同。作为上市公司中最为职业化的高管,董秘已经连续两年平均年薪下滑,一改之前多年连续上涨之势(表1)。
表1:2024年A股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变化
数据来源:Wind,《新财富》整理
2024年,A股有5218家上市公司公布了董秘的年薪,披露比例达到96.4%。董秘的平均年薪为74.47万元,相较2023年的76.5万元,下降了2万元,大约回到了2021年的水平(图2)。
图2:2017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董秘的平均年薪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Wind,《新财富》整理
《新财富》杂志多年跟踪董秘的薪酬水平,自2017年以来,随着资本市场扩容,董秘的专业水平和作为空间提升,其平均薪酬稳步提升,到2022年已达到77.2万元。不过,近两年受宏观环境和资本市场波动影响,不少企业降本增效,对高管薪酬进行了调整。薪酬水平与公司市值、业绩表现及市场活跃度挂钩的董秘,也受到影响。
除平均年薪外,董秘的最高薪也有所下调。2023年,年薪最高的董秘是TCL科技(000100)的廖骞,其年薪达到908.33万元。2024年,其年薪降至581.53万元,位次也退居第三。
虽然董秘的平均年薪已经两连降,但中位数却呈上升趋势,2024年为62万元,相较2023年的61.3万元上涨7000元。
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2024年的平均年薪达到79.31万元,较上年实现小幅增长。值得关注的是,全市场共有14位财务总监年薪突破500万元大关,是同期同薪酬区间董秘数量的整整2倍。
其中,美的集团财务总监钟铮的年薪最高,达到946万元;比亚迪周亚琳的年薪也达896万元,相较上一年加薪152万元;中兴通讯(000063)财务总监李莹的年薪达到852万元。迈瑞医疗的赵云达到841.34万元。
A股上市公司总经理的平均年薪也经历了小幅下调,2024年为128.37万元。2024年,有7位总经理的年薪达到千万元级别。其中,迈瑞医疗的吴昊最高,达到2112万元,虽然已经登顶,但相较2023年减少了150.32万元。此外,长春高新(000661)金磊、中微公司(688012)尹志尧、金龙鱼(300999)穆彦魁的年薪均超过1400万元。
相较而言,独立董事的平均年薪增幅最快,2024年同比增长5.2%,达到9.52万元。有10家公司给独董开出的年薪高于50万元,如民生银行(600016)给温秋菊、宋焕政、杨志威开出的年薪均高于97万元;分众传媒(002027)给蔡爱明、廖冠民、殷可分别开出了85万元的年薪。相比之下,独立董事履职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当与其薪酬水平同步提升。
目前,披露证券事务代表年薪的公司还不多,2024年只有25家。其平均值为33.45万元,区间在13-80万元之间。有的公司董秘、证代集数职于一身,薪酬水平相对较高,如黑芝麻(000716)的周淼怀兼副董事长、副总裁、董秘、证代于一身,年薪为80.17万元;此外,其持有公司24万股股权,期末参考持股市值为165.12万元。
04
迈瑞医疗董秘年薪738.8万登顶,高薪阵营集体缩水
纵观2024年A股上市公司董秘薪酬榜,迈瑞医疗李文楣以738.76万元年薪登顶,尽管较2023年减少11.5万元,但仍坐稳头把交椅。
值得关注的是,李文楣年内自掏腰包增持1.63万股公司股票,以年报披露期末股价计算,持股市值达415.65万元,使其“年薪+股权”总收益突破千万大关,达到1154.41万元。这一薪酬结构变化,也反映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体系正在向“现金+股权”的长期激励模式转型。
2024年,迈瑞医疗给管理层开出的薪酬总额达到1.4亿元,不过相比往年,其高管已集体降薪,包括董事长李西廷、总经理吴昊、高级副总经理李在文的年薪均同比减少超150万元。
2024年,有7位董秘的年薪超过500万元,相较2023年减少1位,相较2022年则减少了7位。而且,这7位董秘2024年大多降了薪。市场调整下,金字塔尖上的高薪董秘数量正在减少(表2)。
表2:2024年,A股年薪超过500万元的董秘(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Wind,《新财富》整理
赛腾股份(603283)董秘孙丰的年薪居第二,为622.2万元,相较上年减少120万元。孙丰也是赛腾股份的董事长和总经理,董事长身兼董秘一职,这在A股并不常见。赛腾股份总部位于苏州,是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截至2025年5月16日的市值为89亿元。
TCL科技廖骞的年薪居A股董秘榜第三。廖骞期末还持有公司172.66万股股权,薪酬与期末持股市值合计达1450.02万元。除董秘外,TCL科技过半高管也有不同程度的降薪,CFO黎健降薪242.48万元,2024年的年薪为612.21万元;董事长李东生降薪64.31万元至1177.66万元。
2024年,东鹏饮料(605499)董秘张磊创造了“教科书级别”的跳槽案例。张磊2023年12月加入东鹏饮料,2024年2月升任董事、集团副总裁、董事会秘书,2024年的年薪达到546.6万元。而2022年,其在怡亚通(002183)任职时,年薪为34.39万元,跳槽后薪酬直接暴涨约16倍。
比亚迪董秘李黔、益方生物的江岳恒、美凯龙(601828)邱喆的年薪也均超过500万元。李黔的年薪与2023年基本持平,江岳恒降薪132.7万元,邱喆则加薪244.2万元。而美凯龙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2.0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4.61%。
此外,三七互娱(002555)董秘叶威2024年的年薪达到498.66万元,加薪42.82万元。除董秘外,三七互娱的高管均大幅加薪,董事长李卫伟、副董事长曾开天和胡宇航均加薪超过500万元,享受约1400万元的年薪,副总经理杨军加薪408.73万元至1304.06万元。不过,从业绩来看,三七互娱近几年并未实现营收大幅突破,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甚至有所下滑,其目前的市值为33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高薪董秘所在的行业已经完成了迭代。2017年,年薪处在顶端的董秘主要来自地产和金融行业,特别是头部房企、证券公司的董秘年薪居前列。而如今,年薪超500万的董秘,无一来自地产和金融业,而主要来自医药生物、机械、电子、汽车、食品饮料、传媒等行业。
此外,2024年,公布董秘年薪的5218家公司中,3021家公司的董秘涨薪,占比达到58%。同时,有1066家公司的董秘年薪超过100万元,年薪区间在50万—200万元间的董秘有3217位,占比达61.7%。
进一步从行业来看,虽然金融业董秘的平均年薪依然最高,超过140万元,但呈现连年下降之势。美容护肤业董秘的平均年薪业达到百万元级别,为102万元;传媒、电子、交通运输、医药生物、房地产业董秘的平均年薪也均超过80万元;公用事业、食品饮料、汽车、通信、基础化工、社会服务、农林牧渔等行业董秘的平均年薪均上涨。
综合来看,A股董秘薪酬正呈现“消峰填谷”式结构性调整:金字塔尖的7位500万级以上高薪董秘中5位遭遇降薪,最高降幅超1/3;与此同时,年薪50-200万的中坚层占比达到62%,且中位数提升,逐步展现出“高薪收缩、中产扩容、低薪优化”的薪酬分布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