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电子行业复苏以及国产人工智能生态日趋成长,A股头部AI芯片龙头业绩不仅去年显著修复,在一季度传统半导体行业淡季业绩同比提升,甚至不少公司合同负债规模大幅提升。海光信息高管指出,随着未来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会进一步加快,行业的景气度在不断提升,有望带动业务持续增长。
AI催化业绩
随着AI大模型的训练等需求激增,国内智能算力规模正在高速增长,推动相关上市公司业绩高速增长。
作为国产处理器头部企业,海光信息业绩显著增长:2024年公司归属净利润19.31亿元,同比增长约五成;今年一季度公司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约75%实现约5亿元。
海光信息是国内少数同时具备高端通用处理器和协处理器研发能力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去年,公司集成电路产品毛利率为63.7%,同比增加提升;从合同负债情况来看,公司从去年9亿元扩张到今年一季度32亿元。
寒武纪-U也受益于人工智能应用落地,作为A股算力龙头,今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实现11.11亿元,规模几乎追平去年全年,归属净利润同比扭亏实现3.55亿元,继去年第四季度扭亏后再度实现盈利。另外,一季度公司合同负债也环比增加,
随着人工智能端侧落地以及部署门槛降低,去年瑞芯微归属净利润实现5.95亿元,同比增长3.41倍;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归属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约2倍。
瑞芯微指出,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内AI大模型技术开源化,为边缘、端侧的AIoT快速发展带来全新机遇。公司受益于电子行业复苏以及端侧应用爆发,汽车电子、机器视觉等领域增长迅猛。
另外,全志科技介绍来自扫地机器人、智能汽车电子、智能投影等领域营业收入同比增加,去年公司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约6倍,今年一季度归属净利润实现9155.2万元,同比增长约87%。分业务来看,去年公司主营业务智能终端应用处理器芯片与智能电源管理芯片均同比增长近46%,未来公司将围绕产品性能提升及应用领域拓展,探索AI端侧落地等场景机会。
国产生态持续完善
有人工智能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国产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最关键的短板并不在算力,而是生态尚不完善。
据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介绍,由于国产算力生态在软件生态上的短板,为了完成国产算力的适配和优化并大幅提升训练效率,实现训练效率参考英伟达A100为基准从55%提升到85%,导致讯飞自主研发的大模型迭代要晚于业界一流水平2至3个月。
国产AI芯片上市公司正在加速补齐短板,完善生态。
海光信息高管介绍,公司与众多上下游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协同国产芯片产业链共同进步。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
海光高端处理器产品已经逐步拓展了浪潮、联想、新华三、同方等国内知名服务器厂商,开发了多款基于海光处理器的服务器、工作站等产品,有效地推动了海光高端处理器的产业化。
围绕产业生态,海光信息持续建立健全产业链,升级面向生态伙伴的“星海计划”。目前公司联合产业链上下游近5000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用户等创新力量,开展了近万余项软硬件优化协同技术研发,共同打造上万项联合解决方案,共同促进海光整机生态健康发展。
目前寒武纪能提供云边端一体、软硬件协同、训练推理融合、具备统一生态的系列化智能芯片产品和平台化基础系统软件。去年公司智能处理器IP产品已集成于超过1亿台智能手机及其他智能终端设备中,思元系列产品也已应用于多家服务器厂商的产品中。
另外,在推理软件平台在大模型适配、开源生态建设及易用性优化、大模型推理解决方案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并助力多所高校开设了基于寒武纪平台的人工智能课程,打造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生态,为技术生态储备长效动能。
瑞芯微将从产品端发力,满足大模型部署与运营发展需求。
瑞芯微高管在2024年度沪市主板人工智能专题集体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今年公司计划推出协处理器解决方案,解决算力需求快速增长与SoC系统级芯片迭代升级周期慢的矛盾问题,在原有成熟方案基础上,搭配AI升级需求,进一步助力AI落地满足边缘侧大模型运营需求。另外,公司下一代旗舰芯片在人工智能应用上不仅提供性能更高的算力,同时多芯片级联和协处理器扩展都给更大规模端侧大模型的部署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另外,全志科技通过多元化产品布局,以大视频为基础构建智能应用平台,在AIOT、智能汽车电子、智能工业、智慧视觉、智慧大屏等应用市场积极布局。目前公司与小米、腾讯、阿里、百度等多家行业头部客户开展深入合作并配合客户在算力、算法、产品、服务等方面进行整合,聚焦AI语音、AI视觉应用的完整链条,实现各类智能化产品量产落地并成为相关细分市场的主要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