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轨道上的文旅经济带”
来源:深圳商报作者:肖晗 张莹 通讯员 郭成海 岳千琳2025-04-30 08:47

这条串联粤港澳大湾区的“黄金通道”,正以高效、便捷的服务,加速区域“一小时生活圈”的成型,成为粤港澳协同发展的生动注脚。(受访单位供图)

记者从深圳铁路获悉,截至2025年4月28日,广深港高铁跨境客流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这条串联粤港澳大湾区的“黄金通道”,正以高效、便捷的服务,加速区域“一小时生活圈”的成型,成为粤港澳协同发展的生动注脚。

据悉,自去年以来,广深港高铁通过新增直达城市、加密车次、优化站点布局,高铁网络将大湾区核心城市无缝串联,打造“1小时生活圈”,形成“上午叹早茶,中午维港游,晚上赏灯光秀”的“一程多站”旅游模式,催生出“轨道上的文旅经济带”。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广深港高铁运送跨境旅客达1000.2万人次,单日客运量最高峰达13.6万人次。其中,客流主要以深圳、广州地区为主,分别占比36.3%、34.1%,周末自由行客流量同比激增16.7%。内地与香港“双向奔赴”在数据中被印证——香港发往内地旅客达490.9万人次,4月17日为单日发送旅客最高峰达7.9万人次;内地发往香港旅客达509.3万人次,2月2日为单日发送旅客最高峰达7.9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春运40天运送旅客近400万人次,同比增长24%;4月18日-21日,客流量达45.2万人次,同比增长10.6%,其中内地赴港旅客22.7万人次,同比增幅达19.9%。

面对持续攀升的客流,深圳铁路通过加开列车、动车组重联等方式动态调配运力,满足需求。今年以来,累计开行旅客列车超2.5万列。

同时,铁路部门持续优化服务,提升旅客满意度。今年一季度调图前夕,深圳铁路针对闸机光线不均、逆光、摄像头聚焦失准及老化等导致的识读问题进行升级,显著提升了响应速度与识读精度。优化了居民身份证读卡器与OCR护照阅读器,实现港澳通行证刷卡验检票,减少人工干预,通行效率大幅提高。此外,人工闸机新增功能支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非中国籍)在线注册、核验、售票、验检票、补票等,为港澳旅客的出行带来便利。

服务优化不止于出行环节。在支付端,深圳北站在东广场新增货币兑换窗口,为旅客提供“最后一站”兑换需求;信息端,跨境票务“一码通关”系统将候检时间压缩;服务端,12306APP(手机客户端)推出“灵活行”产品,提供跨境班列实时查询、改签等功能;签注服务拓展,深圳北站东广场负一楼派出所增设港澳签注自助服务终端,支持旅客自助办理签注更新业务,满足跨境旅客“即到即签”需求。

高铁线路与内地和香港的城市轨道交通、公交等交通方式无缝衔接,使得旅客能够轻松到达目的地,推动了沿线景区、酒店、餐饮等旅游相关产业的快速增长,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