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增长125% 麻精领域产品矩阵渐成形
来源:证券时报网2025-04-29 19:46

4月29日晚间,中关村(000931.SZ)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继年报交出营收利润双位数增长的优良成绩后,2025年一季度公司延续业绩的出色表现,归母净利润实现1575.64万元,同比增长35.47%,扣非净利润实现1485.96万元,同比增长124.92%。

业绩的出色表现,也吸引了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的高度关注。年报披露后,华安证券、易方达基金、天弘基金等8家头部机构对公司展开调研,围绕麻精领域的布局以及核心产品的持续放量进行了细致的交流。

“三全策略”强化销售,核心产品筑牢基本盘

随着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的消退以及公司战略聚焦成效逐步显现,2023年以来公司营收利润高速增长,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222.72%、10.33%及35.47%。持续向好的业绩表现,正是公司围绕优势领域不断挖潜,强化“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全力推进研发创新,构建创新型医药集团公司的成果体现。

2024年公司围绕“全产品推广、全渠道拓展、全终端覆盖”的销售策略,全力推进销售工作,在心脑血管领域核心产品盐酸贝尼地平片(注册商标:元治®)及主要产品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商品名:博苏)两大产品增长驱动下,北京华素处方药销售首次跨越10亿元大关。

具体而言,“元治”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作为一种同时具有膜渗透与三通道阻滞机制的钙拮抗剂,在临床上表现出极好的降压以及脏器保护作用,因其高安全性广受市场认可。2024年,延续近几年高增速,“元治”销售收入同比再增近29%,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根据药智网统计,2024年中关村旗下山东华素的“元治”作为盐酸贝尼地平片国内首仿产品,市场份额达到55.57%。而随着“元治”销量的持续增长,原研药市场份额正持续被山东华素所抢占。基于“元治”坚实的市场基础和良好的发展态势,公司预计2025年销量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此次机构交流过程中,公司也并未否认“元治”后续进入集采的可能。对此公司表示,早在2023年公司已开始加快布局非集采市场,后续公司将继续巩固“三全策略”,最大限度降低元治未来进入集采后的影响。

对于“元治”未来增长的信心,或来自另一产品“博苏”的出色表现。同样聚焦高血压适应症,“博苏”于2020年中标第二批全国集采。随后,公司销售团队充分利用商业公司资源和销售网络优势,积极推动“博苏”医院终端和院外市场销售,成功“以价换量”连续多年实现销量的快速增长。2023年,在接续采购中,“博苏”取得比索洛尔最大市场份额,圆满完成续标,2024年在高基数基础上产品销量再增12.17%。

羟考酮有望接棒大单品,麻精产品矩阵渐成形

除心脑血管药物外,近年来,在持续的研发投入驱动下,麻精药物正迅速成为中关村又一优势领域,细分领域产品矩阵逐渐成形。因麻精药物目前具备集采免疫的特性,公司在该领域的产品布局及研发进度,成为机构投资者最为关注的话题。

据公司介绍,在麻精镇痛领域,以旗下北京华素和多多药业为主要平台,公司已形成“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产品集群,核心产品包括羟考酮系列(盐酸羟考酮原料药及盐酸羟考酮片、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盐酸二氢埃托啡舌下片、曲马多系列(盐酸曲马多片、氨酚曲马多片、盐酸曲马多注射液)。

其中,最为瞩目的是战略产品盐酸羟考酮注射液,2024年单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42.22%,有望成为“元治”之后公司另一重磅产品。据公司介绍,盐酸羟考酮注射液是一种强效镇痛药,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急性疼痛,包括手术后引起的中度至重度疼痛。据悉,近年来随着麻醉镇痛药在麻醉科、重症科、腔镜等无痛门诊使用场景的拓展,该药品市场需求正持续扩大,根据药智网统计,2020年至2024年盐酸羟考酮市场规模累计增长超过2倍。同时,羟考酮作为肿瘤辅助治疗的经典镇痛药,是世卫组织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法”药物之一,也吸引了一批国内厂商推动其各类剂型的研发。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华素是该品种国内唯一一家具备“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的药企,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独特优势。更进一步,公司在研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和氨酚羟考酮片目前均已进入CDE审评阶段,未来在羟考酮领域的竞争壁垒有望得到持续强化。

开启哌甲酯管线研发,“明星”药品打开想象空间

除羟考酮系列产品外,在精神疾病领域,更为投资者高度关注的是2024年公司在第一类精神药品盐酸哌甲酯缓释咀嚼片和盐酸哌甲酯口服缓释干混悬剂的研发布局。

2024年3月北京华素与中国融通科学研究院合作,受让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盐酸哌甲酯缓释咀嚼片相关专利申请权及技术资料,开启哌甲酯领域首个管线研发。次月,盐酸哌甲酯口服缓释干混悬剂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试验研究立项批件》,进一步完善了该细分领域的战略布局。

据悉,盐酸哌甲酯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主要用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治疗。该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发育障碍,起病于童年期并影响至成年。QYResearch数据指出,2024年全球ADHD药物市场规模达132.4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增至186.5亿美元。

而在国内,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商品名“专注达”,是6岁以上儿童ADHD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药物,临床价值突出。据统计,我国儿童和青少年ADHD患病率约为6.26%,对应患者约2300万人,但就诊率2020年仅10%左右。近年来,随着ADHD临床就诊率及治疗率的提升,其用药市场加速增长,药智数据显示,2023年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公立医疗销售额约3.54亿元,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近五成至5.26亿元。

需求增长的同时,供给却迟迟未跟上。据悉,盐酸哌甲酯缓释片的核心技术壁垒在于其渗透泵控释系统的精密设计与产业化实现,具有较高的研发壁垒,且作为第一类精神药品,生产资质审批极为严格,更加剧了供需紧张。中关村结合研发合作与自主立项,或有望高效高质推动相关产品的研发,不仅推动细分药品领域的进口替代,更有望抓住“明星”药物巨大的市场机遇。

着眼未来,在核心产品稳步增长,麻精药品加速放量的推动下,2025年公司预计营收利润仍将保持增长。更进一步,以创新驱动,公司正构建起涵盖慢性病治疗和管理、麻精特色+局麻、精神神经等管线的战略布局,打造创新型医药集团公司,并朝“领先的医药大健康产业服务商”的目标稳步迈进。

责任编辑: 臧晓松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