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晚间,鼎汉技术(300011)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8亿元,同比增长4.63%,其中,公司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海外业务实现营收1.59亿元,同比增长27.56%,毛利率提升7.05个百分点;实现归母净利润1111.63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5.08%,亏损大幅缩窄。2024年公司实现新增订单18.36亿元,截至2024年末在手订单25.68亿元。
2024年,公司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引擎,加大增收拓源提质增效力度。一方面,深化“高端装备+智慧方案”的布局协同,加大传统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新领域新产品的市场拓展力度,新增订单有效提升;另一方面,围绕智能、绿色、环保、安全等创新主线,坚持研发投入,推动产品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增长动能持续提高;此外,继续通过组织流程优化、供应链体系完善、资本赋能产业等举措夯实公司高质量发展根基,公司通过强化预算管理,销管财费用率同比下降2.42个百分点,通过加大回款力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1亿元,同比增长26.8%。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于2024年9月披露定增预案,控股股东广州工控资本作为唯一的发行对象全额认购,该事项已于2025年4月2日获深交所受理。本次定增完成后,国有资本将进一步增厚,公司股权结构将进一步优化,从而推动上市公司做强做优做大。
目前,鼎汉技术已初步实现从行业设备供应商到生态赋能者的战略跃迁,以“装备+系统”“增量+存量”“国内+海外”的业务布局为基础,持续服务于国家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共建“一带一路”以及设备更新行动方案实施等,为“交通强国”持续贡献鼎汉力量。
轨道交通基本盘稳中有进并引领行业进步
2024年以来,公司重点聚焦轨道交通主业,积极挖掘新的应用场景和市场机会。分项来看,车辆电气装备实现营收8.54亿元,同比增长19.04%,占总营收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达到53.81%,地面电气装备实现营收4.58亿元,毛利率增长6.64个百分点达到40.67%,智慧化解决方案实现营收2.65亿元,同比增长0.99%。
公司持续推动各项核心产品引领行业进步。信号电源系统持续保持市场领先优势,占有率行业领先;新产品铁路不间断信号电源系统已实现全国含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主要铁路局以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主要地铁城市的批量应用;车辆特种电缆产品细分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抱闸检测系统已在沈阳、广州、西安、成都等路局公司实现应用,订单落地有序推进,该产品获得广州铁路局科技进步二等奖;铁路平交道口智能安全防护系统第二代产品已在成都、长沙等城市的站点实施,并获得广州铁路局科技进步特等奖。
新领域、新赛道等“新引擎”初现规模
在巩固轨道交通核心业务优势的同时,公司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赛道,形成了“核心业务+新兴增长极”的多元化产业生态,目前已在新能源热管理、智能仓储、工业机器人领域获得市场突破。
其中,新能源热管理机组基本完成风冷机组、液冷机组等能够适应各种工况环境的全功率段样机开发和试用,除在山河智能实现小批量供货外,同时也为三一重工、徐工机械、广汽日野等公司开发配套车型的热管理产品,年内实现订单超过1600万元;自动分拨墙设备通过智能分拨车及智能调度系统融合,高效准确地实现了对播种、分拨场景下的人工替代,目前已在电商物流领域实现落地;智能鲜花自动化分拣项目通过对不同种类鲜花进行图像的采集、分析、处理,采用智能识别的方式通过机械分拣模块实现对花卉的分拣凭借高效、智能、精准等特点,市场前景广阔。在工业机器人方面,公司以自动化控制技术为基础,在制造场景下,赋能AI算法和图像视觉及传感器技术,应用场景包括打磨、抛光、上下料、分拣作业等,目前已获得小批量订单突破。
年均超1亿元高研发投入激发创新动能
公司始终坚持创新与技术引领的战略核心,深入建立自主可控技术护城河。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1.16亿元,同比增长8.3%,占营收比例为7.33%,截至2024年末,公司共有研发人员351人,占员工总人数的比例达到23%。
一方面,公司持续推动现有产品向智能化、绿色化、轻量化、模块化、高安全性不断升级,在关键细分领域持续创新突破。信号电源产品通过引入双总线架构技术、树状拓扑配电技术、智能运维技术等,不断引领行业内的技术革新;中/高频车载辅助电源系统凭借体积更小、重量更轻、质量可靠、效率更高等优势,目前已在全球最快的高铁列车CR450 动车组上实现装车;轨道交通空调产品利用综合直流空调技术提升效率及减重节能,应用环保制冷剂及变频热泵、智能运维等技术,驱动产品向高效节能与智慧物联方向升级;智慧化解决方案实现将物理传感、物联网、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与轨道交通应用场景相结合,为客户提供更智能、更便捷、更先进的智慧化服务。此外,公司积极参与中国轨道交通行业标准和规范制定,截至2024年底,参与制定/修订行业标准共16项,为5项课题组成员。
另一方面,公司加大新领域、新赛道研究探索及创新成果转化,蓄力未来可持续发展势能,包括铅酸电池健康管理系统、新产品列车在站运行状态监测系统、城际和高速铁路产品变流器、PV2RAIL光伏(太阳能)逆变器、CR450项目辅助变流器等新技术、新产品均有突破。其中,公司创新研发的PV2rail轨道交通光伏电源,将光伏能源直接馈入轨道交通电网成为可能,减少碳排放,增加可再生能源覆盖率。(燕云)
校对:祝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