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不少外来员工子女需要入学,其中小学生占八成。我们通过营商环境监测点反映问题后,这些孩子都能顺利在永康当地入学。”日前,浙江飞剑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兼公共关系部部长徐亮说,公司有约1800名外来员工,随迁子女就学成了企业面临的难题。
徐亮所说的营商环境监测点是浙江省金华市政协在2021年设立的,从政协委员企业的“小哨点”入手检验营商“大环境”,形成了信息收集、问题办理、跟踪落实和评价反馈全链条闭环。截至目前,全市营商环境监测点从首批设立的40家,到如今的519家,点位遍布全市。
各营商环境监测点广泛组织政协委员上门走访、问卷调查、集中调研,帮助政府部门及时了解企业期盼和诉求,解决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一大批急难愁盼问题。
在永康经济开发区,企业林立、员工众多。外地员工的饮食口味和饮食习惯差异较大,就餐时更倾向选择流动摊位上的家乡美食。但摆摊属于占道经营,经常有人投诉。永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营商监测点发动政协委员调研走访,联合多部门在园区内探索设立“潮汐摊位”。
“潮汐摊位”区域设置了10个早餐摊位、9个午餐摊位,由流动摊贩自选早餐或午餐摆摊时间。摊主小薛说,以前总是提心吊胆的,现在安心了,顾客也更多了。
类似的惠民举措在这个园区还有很多。“因为不了解出口新政策,我们在电动工具出口上犯了难,还好向武义县电动工具行业协会营商环境监测点求助,这才解了围。”武义豪远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建杰感慨。
这家电动工具企业由于不了解锂电产品出口需要办理危包证,导致出口卡壳。为此,协会营商环境监测点协调召开电动工具对外贸易座谈会,邀请武义海关对办证及申报事宜进行现场培训和解答,从而解决一批电动工具企业的锂电产品出口问题。
通过营商环境监测点,金华市政协将一件件“关键小事”办成一桩桩“暖心大事”,真正让企业受益。2024年,全市营商环境监测点协调解决各类大小问题4668个。部门采纳率93.7%,反馈满意率98.4%,实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企业和群众纷纷点赞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