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司业绩离我们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只能算勉强及格。” 雷赛智能(002979)高管在4月27日业绩说明会上将去年业绩表现归因于宏观经济低迷,新能源行业巨幅下滑,以及内部组织变革见效周期较长;2025年公司将持续加大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投入,坚持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
作为智能装备运动控制企业,雷赛智能主要产品为伺服系统、步进系统、控制技术类产品三大类,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4亿元,同比增长近12%,归母净利润约2亿元,同比增长近45%,每股收益0.65元。
面对OEM自动化行业恶性竞争等不利影响,雷赛智能通过深耕传统优势的3C、电子制造、半导体设备、特种机床等行业,拓展包装行业及优质渠道网络等,在弥补光伏、锂电行业销售收入下滑缺口的同时实现业务稳步增长;在运营方面,公司成本费用增速低于销售收入增速。
另外,公司通过营销变革,新增引入优秀的渠道合作伙伴超百家,累计引进超200家;尽管公司去年对客户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让利,但公司通过供应链优化与生产效率提升,产品综合毛利率38.27%,后续将优化产品结构,从单产品销售逐渐转型为产品组合及完整解决方案营销,不断提升附加值。
今年第一季度,雷赛智能实现归母净利润约5582万元,同比增长2.25%。据介绍,由于去年一季度同期少量光伏行业尾单交付,导致今年一季度业绩增长受到拖累,预计第二季度业绩加速增长;另外,公司交流伺服品牌地位和竞争持续提升,未来几年高中低端交流伺服产品将全线发力,预计将有数倍的增长空间。
在业务布局上,雷赛智能聚焦“智能制造”主航道和“移动机器人”辅航道,将智能机器人领域打造成公司的第二业务增长曲线。去年公司在人形机器业务领域进行了千万级的投入,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
据介绍,公司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等组件与解决方案已经取得若干较大规模商业订单,形成一定的销售收入,但当前营收占比较小;另外,基于公司在运动控制技术领域的多年积累和经验,公司已推动通用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相关产品进入研发阶段。
雷赛智能表示,公司通过提供高质价比的核心零部件和解决方案;为大客户提供关节模组和灵巧手联合开发,以及提供代工与组装服务等,已经与数百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以及模组厂家进行长期的业务合作。另外,公司拟在东莞滨海湾新区投资建设华南区域总部及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智造基地,目前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中。
公司高管表示2025年公司将紧盯人形机器人爆发机会,稳步推进海外市场开拓,2025年经营目标是力争实现营业收入增长20%—30%,净利润实现30%—50%的业绩增长。
针对美国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影响,雷赛智能高管表示,当前公司对美出口业务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不足1%,关税直接影响极小;美国关税政策或将加速工业自动化国产替代,给公司及内资同行提供更多进口替代的业务机会。
采购方面,公司一直坚持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以“一主两辅策略”保障核心原材料供应,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采购成本影响较小。公司将密切跟踪宏观政策,建立动态市场响应机制,加强供应链管理,携手合作伙伴构建共赢产业生态圈,降低外部不确定性影响,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