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驾马车”驱动逆势增长 大参林2024年营收265亿元夯实龙头地位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文穗2025-04-26 15:00

4月25日晚间,国内药品零售连锁龙头大参林(603233.SH)披露2024年财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64.97亿元,归母净利润9.15亿元,延续稳健经营态势。同日披露的2025年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56亿元,同比增长3.02%,归母净利润4.60亿元,同比增长15.45%;经营性现金流17.68亿元,同比增长44.14%。

面对复杂多变的行业环境,大参林积极采取多种经营策略并及时调整,优化内部精细化管理水平,增强药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行业领先的规模优势,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韧性。

“三驾马车”驱动 营收规模持续增长

在“政策和市场”双驱动下,全国药品零售行业集中度提升明显,药品零售行业进入了加速整合的关键时期。大参林深耕华南,布局全国,通过“自建+并购+直营式加盟”三驾马车,持续推进强势区域的加密以及弱势区域的突破,不断拓展空白区域。

目前公司已覆盖了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了中国大部分省级行政区的覆盖(67.7%),跨省份扩张之战基本完成。2025年大参林将聚焦加密已覆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加速提升已覆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市占率,进一步加强规模效应。截至2025年3月31日,大参林全国门店总数16622家,其中2024年内净增门店2479家,2025年一季度净增门店69家。

2024年公司在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华东地区、东北华北西南及西北地区营业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东北、华北、西南及西北地区增速达34.42%,成为增长新引擎。

针对医保政策调整及市场消费趋势变化,大参林一方面积极通过O2O、慢病管理、DTP/DTC、药事服务等模式承接处方外流,深挖与满足客户需求;另一方面持续贯彻落实“做强大品类,做大小品类”的商品策略。根据行业发展趋势、消费者需求变化和供应商新品推出等情况,持续更新迭代商品品类。

大参林自2017年上市以来,其业务规模持续增长,营业收入由2017年的74.2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64.97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9.94%;归母净利润从2017年的4.7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15亿元,复合增长率达9.82%,稳居行业头部阵营。

AI技术赋能 大参林数智转型彰显成效

大参林积极持续探索新零售商业模式,打造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零售生态体系,全渠道一体化运营,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在O2O端,大参林建立了以用户为中心,30分钟到家的24小时送药服务,O2O送药服务覆盖门店上线率达到80.38%;在B2C端,大参林利用中央仓+省仓+地区仓+门店的发货模式有效覆盖全国。在公域及私域方面,大参林创新打造“公域获客—私域沉淀—全域复购”的生态闭环,不仅深度运营公域平台的流量聚合效应,更通过“大参林健康”小程序构建会员专属健康社区,提供慢病管理、用药咨询等多项精准服务,用户复购率持续提升,逐步提高私域流量占线上销售的比例。

报告期内,大参林在商品、供应链、营运、加盟服务、财务、风控、仓配、人力、经营决策等方面,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和数字化,逐步往智能化方向发展。大参林本地部署了DeepSeek,上线了接入DeepSeek-R1 的“AI小参”。“AI小参”是面向业务、员工、加盟商及合作伙伴的智能体,包括提供即时、准确的问答支持和智能客服分析两大功能。接入DeepSeek-R1 之后,“AI小参”自然语言理解及推理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反馈的总结分类及改进建议准确度将进一步提升,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服务质量及顾客满意度。公司“AI小参” 的落地不仅提升了顾客体验,还凸显了公司利用AI在提升运营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潜力。(文穗)

校对:刘星莹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