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间,光启技术(002625.SZ)披露定期报告,2024年光启技术实现营业收入15.58亿元,同比增长4.25%;净利润6.52亿元,同比增长11.77%;连续六年实现业绩双增,展现出强劲的业绩韧性。其中超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52亿元,同比增长21.69%,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批产收入12.69亿元,同比增长1.78%;研制收入2.82亿元,同比暴增911.24%,超材料产业生态布局全面提速。
研制收入同比增长911.24% ,批产订单有望加速落地
今年2月份,光启技术发布订单公告,与两家客户签订合计7.8亿元的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产品为超材料航空结构部件。公告显示,上述合同与公司以往披露的合同无关,属于2025年新增的合同,计划在2025年底前完成交付。
据悉,光启技术采用定点任务模式获取订单,此前光启技术在互动易平台上表示,“今年公司已经成功拿下了所有的超材料项目的定点任务”,而研制订单在完成后可直接转化为规模化批产订单,进而形成稳定的订单保障体系。
针对市场关注的交付周期问题,记者与光启技术相关负责人取得了联系。该负责人解释称,基于超材料复杂功能机构件的生产流程,从原材料生产到最终成品交付,整个周期至少需要6~8个月的时间。
五大基地落子全国 筑牢超材料技术护城河
为应对接下来批产订单的密集释放,光启技术正积极推进产能扩充工作,并逐步构建起五大超材料生产基地,形成了覆盖全国的超材料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在原有佛山709基地与洛阳基地的支撑下,光启技术于2024年进一步拓展版图,新设立了株洲905基地、天津906基地以及乐山106基地。当前,709基地与洛阳基地已实现满负荷生产,株洲905基地一期及天津906基地一期亦计划于今年7月相继启动生产。这两大基地的投产,不仅标志着光启技术在超材料复杂功能结构产品生产与研发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更将有效缓解当前面临的产能交付压力。
此外,光启技术的全产业链能力持续凸显。据悉,在先进检验检测能力平台方面,光启技术已建成10个超材料电磁调制测试微波暗室,成为国内超材料装备部件级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综合性超材料电磁测试中心。为更好地响应市场需求,公司正加速推进另外11个微波暗室的建设工作,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全面建成使用。届时,光启技术将成为亚洲拥有最大规模微波暗室集群的企业,为超材料产品的研发与测试提供更为强大而全面的技术支持。(文穗)
校对:刘星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