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农资,尿素具有较高的特殊性及敏感性,市场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自2019年尿素期货上市以来,郑州商品交易所持续探索尿素期货服务产业企业、服务国家战略的有效途径,于2021年初创新推出尿素“商储无忧”项目。五年来,“商储无忧”项目规模持续扩大,成效愈加显著,作为郑商所自主研发的全市场首个储备支持类项目,这一开创性的举措,成为期货市场服务国家大宗商品储备的标杆案例。
数据显示,五年来该项目已累计为99家次承储企业的495万吨尿素提供风险管理支持,约覆盖全国尿素商业储备量的一半。特别是在2024年-2025年度,项目首次实现省级储备合作突破,安徽、四川、河北三省将省级化肥储备纳入项目范围,标志着这一创新机制的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
业内人士表示,“商储无忧”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项目。郑商所积极响应国家化肥行业政策,支持承储企业通过尿素期货开展套期保值,以市场手段来化解承储风险,以达到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目的。
化解承储企业痛点
尿素具有全年连续生产和季节性使用的特点,存在天然的供需错配矛盾。对此,国家相关部委自1998年开始探索实施各项储备制度,并于2004年起开始推行商业储备制度。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了《国家化肥商业储备管理办法》,鼓励企业在农业用肥淡季进行化肥储备,在春季用肥旺季出库,以保障全年的农业用肥供需平衡。
然而,货物贬值是承储企业的痛点。不同于以往的淡季低价储备、旺季高价销售的惯性认知,尿素现货市场经常表现为“淡季不淡、旺季不旺”。承储期满出库时,销售价格往往低于入库价格,承储企业倘若亏损较多,中央财政贴息补助难以覆盖,容易导致承储市场化动力不足。
郑商所针对承储企业较为急迫的规避货物贬值风险需求,以及资金紧张、专业人员不足的问题,设计“商储无忧”项目方案,由郑商所、期货公司、承储企业三方共同参与。郑商所给期货公司一定的费用,支持承储企业在承储期间参与尿素期货套期保值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交易、交割、仓单环节的相关费用。
企业实现无忧承储
据介绍,由于储备期间的资金占用由国家给予贴息,期货市场参与成本则有“商储无忧”项目费用支持,这保障了在储备期间各个环节的风险可以完全闭合,基本上消除了风险敞口,企业得以实现无忧承储。
云图控股在2024年-2025年度中标尿素商业储备3.5万吨。公司副总裁周燕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承储之时尿素价格约1800元-2000元/吨,之后一路下跌,导致现货储备一度亏损300元-400元/吨。通过参与“商储无忧”项目,企业利用期货工具成功对冲风险。“现在我们可以放心承储,真正实现了无忧。”周燕说。
四川农资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是四川省供销农资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承担了每年的四川省级尿素储备。在参与尿素期货的过程中,公司立足于企业自身经营情况,在化肥国储风险规避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以前不敢用期货工具,现在是积极用。”公司氮肥事业部副总经理胡仁才表示,之前没有尿素期货时候,公司曾有过亏损800万元的惨痛经历。
“尿素价格每年波动高达1000元/吨,我们从最初的象征性试点到如今的全面参与,套保规模逐年扩大。”辉隆股份氮肥事业部经理助理、期货部负责人刘杰表示,我们越来越感受到尿素期货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的标配。
项目全面开花
数据显示,2024年度“商储无忧”项目全面扩点增面,覆盖范围由交割区域扩大为全国所有地区。试点企业承担的储备量为194万吨,占全国尿素商业储备量的一半左右。2025年度“商储无忧”项目已有序开展,为23个省(自治区)的46家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支持,基本做到了尿素主要产销省及粮食产区全覆盖、龙头储备企业全覆盖。
相关人士认为,“商储无忧”项目是郑商所通过尿素期货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实体经济的有益探索和实践,较好地解决了储备期间“货物不能动”与“价格随时动”之间的矛盾,践行了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2024年-2025年度,“商储无忧”项目在服务省级储备方面取得突破。安徽、四川、河北三省首次将省级化肥储备申报了“商储无忧”项目。其中,川农化肥自2014年开始,连续多年参加省级化肥储备,累计储备量达300万吨以上。2024年-2025年度,省储化肥30万吨,其中15万吨尿素参与“商储无忧”项目。2024年-2025年度,辉隆股份承担化肥省储11万吨,其中尿素3.2万吨。
上述人士表示,“商储无忧”项目助力省级化肥储备,提升了服务国家化肥储备体系的能力,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助力。
郑商所相关人士表示,经过五年的发展,全国符合资质的承储企业已基本做到了应参尽参,项目在量的积累上已基本完成。下一步,郑商所将更多地从高层次的制度建设入手,拓展项目的实践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