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工业机器人产量五年增长4.5倍,省长亲自挂帅组建高规格领导小组
来源: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作者:丁莉2025-04-24 13:51

4月24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一季度新闻发布会期间,广东省工信厅总经济师邹勇兵介绍了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组建运转及产业发展情况。领导小组于今年2月正式成立,由省长王伟中亲自挂帅任组长,办公室设在省工信厅。

据悉,领导小组将围绕科技创新、产业促进、应用拓展、产业招商、基础设施等方面强化区域布局、出台政策法规、强化要素统筹、增强资源保障、打造产业生态,以持续深化推动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成立以来,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梳理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图谱、技术创新需求、招商政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立足强化资金、人才、用地等资源供给,从支持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优质企业、打造应用场景、培养引进人才等方面提出12条“干货”政策措施,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

此外,4月1日和9日,广东相继召开两场新闻发布会,对产业政策措施进行系统解读,集中发布一批制造、教育、医疗和安全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及人工智能终端产品、行业大模型和应用解决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见效,领导小组强化了重点任务细化分解,建立督办工作机制,积极推动产业联盟筹建;同时开展产业平台载体建设、构建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加快产品创新,壮大开源创新产业生态;系统梳理和绘制产业链图谱,一边精准招商,一边征集并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清单,并梳理产业技术创新需求,部署一批重点环节攻关任务,加快建设各类创新载体。

在基础设施方面,领导小组还在强化全省算力基础设施规划,统筹广东算力基础设施的规模、结构、布局、服务等总体情况,优化全省算力基础设施布局。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1500家,其中,独角兽企业24家,上市企业92家,“小巨人”企业147家,居全国第一;全省已发布63个大模型,居全国前列。

机器人方面,广东已成为国内产业集聚区之一。2019—2024年,全省工业机器人产量从4.47万台(套)增长到24.68万台(套),增长约4.5倍,2024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44%,连续五年全国第一。今年一季度,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6.32万套、服务机器人194万套,累计增长31.1%和10.8%,延续增长态势。

“广东作为国内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最齐全、生态最完备、应用场景最丰富的集聚区,兼具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市场应用等多方面优势。”邹勇兵认为,在领导小组带领下,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将驶入快车道。

责任编辑: 胡青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