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瘦身”,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减至106项
来源:界面新闻作者:辛圆2025-04-24 10:54

据央视新闻周四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以下简称《清单(2025年版)》),清单事项数量由2022年版的117项缩减至106项,市场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宽。

界面新闻记者查询发现,2018年,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印发我国首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经过2019年、2020年、2022年和2025年四次修订。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周四发布的解读中指出,《清单(2025年版)》修订坚持“该减的坚决减,该增的合理增”,全面体现近年来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事项数量由2022年版的117项缩减至106项,事项下的全国性具体管理措施由486条缩减至469条,地方性管理措施由36条缩减至20条。

一是准入门槛更低,《清单(2025年版)》删除了8条全国性准入限制。如公章刻制业由许可制改为备案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业务改为基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检测认证制度,相关市场准入管理措施相应取消。

二是准入力度更大,《清单(2025年版)》部分放开了8条全国性措施。涉及试办新型电信业务、电视剧制作、药品批发和零售单位筹建、药品和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林木种子进口、发票印制等领域。这些相关领域保持了必要的市场准入管理,但准入环节更加精简。

同时,删除了17条地方性措施。涉及交通物流、货运代理、货运信息服务、森林资源损失鉴定、车辆租赁服务等,取消了相应的地方性许可措施,实施全国统一的准入方式,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进“宽准入”的同时,《清单(2025年版)》坚决守住“管得住”的底线。依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将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生产批发零售等新业态新领域纳入负面清单,对部分社会民生等领域管理措施进行了完善调整。

国家发改委表示,经过四次修订,清单内的事项数量已由2018年版的151项压减至目前的106项,压减比例约30%,一大批行业准入限制得以放宽,各类经营主体都能看得见、摸得着、进得去,“宽准入”红利切实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了“清单越缩越短、市场越放越活”。

国家发改委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门在公布《清单(2025年版)》同时,还将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清单之外“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堵点卡点尚未消除,发现和破除市场准入壁垒的机制还没有完全成熟,企业“上告无门”“告而不理”“理而不决”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还没有完全做到“非禁即入”落地生根。

针对接下来的整治步骤,发改委表示,一是对涉及市场准入的各类规定文件进行全面清理;二是开展线索归集,通过政府部门自查、公开征集等方式,全面归集各类渠道获得的线索。三是进行个案核实整改,各省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商务、市场监管部门,对各类渠道归集的问题线索进行汇总,推动辖区内各级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限时核实整改。四是典型案例公开通报。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