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融创中国(01918.HK)发布公告,针对总规模约95.5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已取得进展。本次融创中国境外债务重组将上市公司发行或担保的债务全面纳入重组方案,覆盖了公开市场债券、私募贷款等不同类型,旨在彻底化解上市公司层面的债务风险。
目前,已有持有债务本金约13亿美元的初始同意债权人已签订重组支持协议,持有债务本金超10亿美元的债权人正在进行签署程序,支持债权人合计持有债务本金占现有债务本金总额约26%。融创中国正在向其他债务持有人寻求更广泛的支持。
具体来看,融创中国重组方案采用“全额债权转股权”模式,为债权人提供获得短期流动性及潜在股票升值收益机会。公司向债权人分派两种新强制可转债(新MCB),一类将获分配转股价6.80港元/股的新MCB,可在重组生效日起转股;另一类将获分配转股价3.85港元/股的新MCB,可在重组后18—30个月内转股,该类总量不超过债权总额的25%。
方案还允许债权人在新MCB到期前随时转股,给予转股便利,并以新MCB形式安排了高达1%的早鸟同意费。
同时,本次重组方案在确保股权稳定性、团队稳定性方面也有针对性布置。显示出各方的共识——保持股权结构和骨干员工的稳定,赋予其长期责任,才能继续带领公司走出困境,才能分享到公司恢复的长期价值。
应部分债权人建议,债务重组方案推出“股权结构稳定计划”,向融创中国的主要股东提供部分附带条件的受限股票,主要股东在6年内仅获得该等受限股票的投票权等极其受限的权利。借此主要股东股权比例维持在一定水平,避免过分稀释,赋予长期责任,让其能够持续为公司核心经营事项及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团队稳定计划”方面,该债务重组方案将通过新发行股份方式,向在核心经营事项中做出贡献的融创中国骨干员工逐年授予股份,以作为未来整体薪酬的补充,让团队保持长期稳定性。
截至4月17日收盘,融创中国股价报1.58港元/股。当前房企债务重组经常出现高溢价转股,融创境外债重组实际转股价溢价倍数相对合理。
分析人士表示,此次融创中国的境外债重组参与转股的债务规模近百亿美元,加上年初境内债重组成功,在上市公司层面未来将几乎没有负债压力,预计整体偿债压力下降近七百亿元规模,每年利息支出可节约数十亿元,财务稳定性增强,净资产增加,资产负债表也将迎来修复,公司抗风险能力有望得到提升。
融创中国上个月发布的业绩公告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740.2亿元,毛利28.9亿元,有息负债同比减少181.6亿元至2596.7亿元;公司在全国84个城市共交付约17万套房屋。今年,融创中国目标交付6万套房屋,基本完成全部保交付工作,并在多个核心城市的优质项目有重要推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