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具身智能企业获追捧的价值逻辑
来源:证券日报作者:谢若琳2025-04-14 09:05

4月10日,以“具身智能生态赋能——共塑未来产业新图景”为主题的深圳具身智能产业化发展座谈会在深交所举行。

“中国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受到了美国投资者的热烈追捧。”座谈会现场,优必选首席财务官、董事会秘书张钜分享了其刚刚结束的华尔街路演经历,“每天从早上9点到晚上,每个小时就是一场路演,一周时间全部排满,就连‘木头姐’凯茜·伍德(CathieWood)的方舟基金,要想与公司单独交流也只能在午餐时间抽空‘加塞’进来,非常火爆。”

在笔者看来,中国具身智能企业受到全球基金追捧的背后,体现出四方面价值逻辑。

其一,顶层设计强化支撑,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今年,“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时,各地持续出台具身智能相关支持政策。比如,2月28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3月3日,深圳市发布《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日前,国家人工智能基金表示,将用好有限资金,紧盯关键环节,发挥耐心资本作用,努力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要素保障。

其二,垂直整合效能释放,产业集群能级跃升。中国具身智能行业依托全链条协同优势,形成“核心零部件—本体制造—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比如,深圳具备全球最完善的硬件供应链,伺服电机、传感器、控制器等关键组件可以在本地快速匹配,大幅降低研发成本,造就了扎实的人才链、资本链、供应链,促使国产化率显著提升。以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研发的第一台人形机器人的国产化率为10%,而现在其产品国产化率已经达到90%。

其三,部分关键技术突破,量产能力稳定提升。中国具身智能企业在硬件(如灵巧手、高精度关节)和软件(如多模态感知算法、物理交互数据集)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例如,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具备从电机、减速器、控制伺服单元、扭力传感器,到通信架构的全链路自研能力。在运动控制领域,该公司通过端到端神经网络步态算法,实现了全球首创的自然拟人步态,使机器人动态表现无限趋近真人。江苏雷利生产的空心杯电机最小直径可达8mm以内,最高转速10万转/分钟,全系列配套精密齿轮箱。公司还建有58条自动化产线,为具身智能领域高端制造和模块化产品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和快速标准交付保证。

其四,商业化快速落地,场景泛化提速。具身智能被视为“AI最强应用”,其硬件载体具备清晰的商业化路径。当前,具身智能的应用场景涵盖工业制造、家庭服务、危险作业等领域,如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已进入特斯拉供应链;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首款科研教育版双足机器人SA01发布不到两个月时间,就实现了批量化交付。从工业领域到家用领域,具身智能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不过,中国具身智能产业发展仍面临挑战,一方面,高端芯片、复杂运动控制系统尚未完全突破;另一方面,高质量数据集稀缺,产业链协同不足,商业化模式仍需探索。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中国具身智能产业已经在政策支持、产业链整合及技术应用场景上展现出全球竞争力,从技术验证期进入产业化爆发前夜,尽管部分核心技术仍需突破,但凭借“耐心资本”与创新生态的协同,行业有望在未来5年至10年迎来爆发式增长,引领全球具身智能产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