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5元!高价新股,今天申购!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康殷2025-04-14 07:35

本周3只新股申购,汽车仪表产品领先生产商登陆A股。

据目前安排,若无变化本周(4月14日到18日)共有3只新股申购,其中上证主板1只,深证主板1只,创业板1只。

4月14日启动申购的上证主板新股天有为是汽车仪表产品领先生产商,具备为汽车整车厂同步研发及批量供货的能力,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大势所趋,天有为以汽车仪表业务为核心,逐步向智能座舱领域拓展,有望为公司持续发展贡献新增量。

本周3股打新

截至发稿,本周网上发行2只新股披露发行价。上证主板新股天有为发行价为93.5元,发行市盈率13.5倍,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动态市盈率28.48倍。深证主板新股江顺科技发行价为37.36元,发行市盈率15.32倍,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动态市盈率28.89倍。

天有为主要从事汽车仪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电子式组合仪表、全液晶组合仪表、双联屏仪表及其他汽车电子产品与服务。

天有为深耕汽车仪表领域多年,在绥化、哈尔滨、大连设立3所研发机构,并建设有1座EMC专业实验室,拥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与完善的产品开发和项目管理团队。此外,天有为具备了为汽车整车厂商同步研发及批量供货能力,积累了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整车厂商及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客户,包括现代汽车集团、长安汽车、奇瑞集团、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吉利集团等。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天有为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72亿元、34.37亿元和44.6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97亿元、8.42亿元和11.36亿元,盈利能力在持续增强。本次IPO,天有为募资总额37.4亿元。

4月15日启动打新的深证主板新股江顺科技自2001年成立以来,在铝型材挤压模具及配件、铝型材挤压配套设备、精密机械零部件等产品领域深耕细作,经过20余年的砥砺前行,已成为国内铝型材挤压模具及挤压配套设备行业内的领先企业。

在铝型材挤压模具及挤压配套设备方面,江顺科技已与国内铝型材制造行业排名前列的知名企业如华建铝业、栋梁铝业、鑫铂股份、豪美新材、敏实集团、旭升集团、兴发铝业,以及国外知名铝型材制造企业如WISPECO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在精密机械零部件产品方面,江顺科技客户包括中车公司、滨海通达、布兰肯集团、庞巴迪集团、Traktionssysteme Austria GmbH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上述众多知名优质客户的合作,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江顺科技实现营收8.82亿元、10.43亿元和11.36亿元,净利润为1.39亿元、1.46亿元、1.55亿元。本次IPO,江顺科技募资总额5.6亿元。

2家公司IPO上会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本周(4月14日到18日)共有2家IPO首发上会,其中深证主板1家,北交所1家。

4月18日深证主板IPO上会的瑞立科密是一家专注于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相关核心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2001年成立以来,公司深耕汽车电子领域,已成长为商用车主动安全系统领域的龙头企业,构建了完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体系,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汽车主动安全系统解决方案。

凭借扎实的技术实力和可靠的产品质量,瑞立科密积累了庞大且优质的客户群体。其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产品覆盖了一汽解放、中国重汽、东风集团、北汽福田等国内主流龙头整车企业,同时还出口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铝合金精密压铸件业务方面,公司也进入了三电、萨来力、博世、采埃孚等全球知名的大型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及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的供应体系。

瑞立科密营业收入自2022年起持续增长,2022年为13.26亿元,2023年跃升至17.6亿元,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77亿元。归母净利润方面,2022年为0.97亿元,2023年上升至2.36亿元,2024年延续增长趋势至2.69亿元。

本次IPO,瑞立科密拟募资15.22亿元,用于瑞立科密大湾区汽车智能电控系统研发智造总部、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打新日历

4月14日

天有为(603202)主要从事汽车仪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并逐步向智能座舱领域拓展。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子式组合仪表、全液晶组合仪表、双联屏仪表及其他汽车电子产品与服务。

4月15日

江顺科技(001400)主要从事铝型材挤压模具及配件、铝型材挤压配套设备、精密机械零部件等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为铝型材挤压模具及配件、铝型材挤压配套设备、精密机械零部件。经过多年的行业深耕,公司已成为国内铝型材挤压模具及挤压配套设备行业内的领先企业。

众捷汽车(301560)主要从事汽车热管理系统精密加工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汽车空调热交换器及管路系统、油冷器、热泵系统、电池冷却器、汽车发动机系统等汽车零部件。

校对:‍‍杨舒欣

责任编辑: 陈丽湘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