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称,他将在下周一公布有关半导体关税的细节。各国关税博弈对半导体行业有何影响?分析师表示,将推动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
来源:新财富杂志综合
4月1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公告指出,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5号)规定的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同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明确表示“集成电路”原产地认定为“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而非“封装测试工厂”所在地。这意味着,部分在美国流片生产的半导体产品可能因关税影响而涨价。消息一出,A股半导体板块随之反弹,纳芯微、圣邦股份、思瑞浦等模拟芯片公司,唯捷创芯等射频芯片公司纷纷涨停。
当地时间4月11日晚,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所谓“对等关税”。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发布的文件显示,这些产品被排除在政府对贸易伙伴实施的所谓“对等关税”之外。文件显示,豁免的产品适用于4月5日以后进入美国的电子产品,已经支付的“对等关税”可以寻求退款。
当地时间4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称,他将在周一公布有关半导体关税的细节。
01
特朗普最新发声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所谓“对等关税”。文件显示,豁免的产品适用于4月5日以后进入美国的电子产品,已经支付的“对等关税”可以寻求退款。
在对几种高科技产品免除高额新关税后,白宫12日表示,特朗普仍在继续敦促企业将生产转移到美国。
据报道,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12日在一份声明中说:“特朗普已经明确表示,美国不能依赖外国来制造半导体、芯片、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关键技术。这就是为什么特朗普已经从包括苹果和英伟达在内的全球最大科技公司获得了数万亿美元的美国投资。在特朗普的指示下,这些公司正在尽快将其制造业转移到美国本土。”
报道称,由于成本较低,半导体和微芯片是大量外包给亚洲工厂的产品之一。根据美国海关周五的通知,这些电子零件现在是豁免“对等关税”的,这可能会帮助亚洲芯片制造商,如台积电、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
一位白宫官员表示:“特朗普表示,汽车、钢铁、药品、芯片和其他特定材料将被纳入特定关税。”这位官员表示,特朗普将很快下令对半导体进口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进行研究,即一项名为“232条款”的研究。
另据最新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12日称,他将在下周一公布有关半导体关税的细节。“我会在周一给你这个答案,”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对记者说。
02
关税驱动国产替代加速
各国关税博弈对半导体行业有何影响?我们看分析师们怎么说。
光大证券研报称,中美持续性高关税将推动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首先,以流片地认证原产地,美系IDM厂商竞争力受损,利好国内CPU、存储、模拟、射频、功率类厂商。
新规发布前,美国流片生产的半导体若在东南亚或中国封装测试,原产地可按照“封装地”认定,但明确原产地按“流片地”后,美系IDM厂商价格竞争力下降,包含CPU厂商英特尔、模拟厂商ADI和德州仪器、射频厂商Qorvo、存储厂商美光科技、功率厂商安森美半导体等,利好国内相关厂商加速国产替代。
其次,美国芯片制造回流战略被打乱,利好中国成熟制程晶圆代工厂。
若中国关税反制政策长期存在,一方面国产模拟、功率、射频厂商竞争力增强,为晶圆厂的成熟制程带来更多订单;另一方面,美系IDM厂商有望从美国流片转向中国晶圆厂代工,以规避中国加征关税影响。
考虑到华虹同欧洲企业正在推进“China for China”战略,且与意法半导体在40nm MCU领域合作,与英飞凌合作也在积极推进,具备承接大型海外客户订单经验;叠加华虹半导体代工产品以射频芯片、分立器件、模拟芯片和MCU为主,其认为华虹半导体有望获得美系IDM订单。
当前美国对半导体产品进口关税豁免,即使征收、中国晶圆厂所受影响有限,2024Q4,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美国区营收占比为8.9%和8.9%,且海外客户推行在地化生产战略,实际出口比例有限。供应链安全角度考虑,中国芯片公司有望加速代工环节回流,晶圆厂业绩有望受益于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银河证券认为,美国关税政策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影响较为有限,短期来看,依赖美国市场的企业将面临压力。长期来看,关税的影响有可能带来下游需求复苏的推迟、相关订单的取消等情况,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的企业有望受益。
这一轮关税措施在覆盖范围、税率水平和执行速度上都远超历史,我们预计关税政策会对全球制造业产生巨大影响。其中部分半导体产品,如逻辑芯片、存储芯片暂免关税,但配套材料(如载板、装胶)加税推高整体半导体行业的制造成本。
中国半导体协会修改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根据关于非优惠原产地规则的相关规定,“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这将加剧美国本土半导体公司,包括Intel、TI、ADI、Microchip、Skyworks、Qoryo、ONSemi等厂商出口至中国的成本。同时增强国内终端厂商选择国产供应链的决心,其中模拟/射频/FPGA的国产厂商半导体产品将更具性价比优势。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不断演变的当下,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海外大厂为避免关税影响,布局中国业务时可能更多采用Localfor local(本地化生产以供应本地需求)生产策略。这一策略的转变意义重大,为本土制造企业带来明确的增量需求。
此前国信证券的研报也指出,4月初中美宣布互加关税,国际贸易摩擦加剧有望加速半导体国产替代进程,建议重点关注模拟芯片板块,一方面,模拟芯片国产化率较低,且全球前两大模拟芯片企业均为美国厂商,另一方面,我国模拟芯片企业近几年加大研发投入,储备了众多新料号,且模拟芯片采用成熟制程,国内产能充足,具有国产替代的能力和空间。
03
关税政策大转变?或许没这么乐观
据券商中国,近期,美国政府对外实施广泛的、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引发金融市场动荡。金融分析师侯赛因·库贝西表示,上述电子产品被豁免,标志着美国政府在关税政策上“180度大转弯”。
另外,投行韦德布什表示,关税豁免“对科技投资者来说可能是最好的消息”。韦德布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苹果、英伟达、微软等大型科技公司以及更广泛的科技行业可以在本周末松一口气。美国科技公司获得这些豁免是向前迈出的一大步,也是我们本周末听到的最乐观的消息……”
针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被免除所谓“对等关税”一事,有媒体指出,该措施对消费者来说是个好消息,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美国消费者面临的涨价压力,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因担心关税会导致价格飙升而急于购买新的iPhone和其他设备。
不过,该媒体指出,关税减免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上述电子产品被免除所谓“对等关税”源于最初的命令,该命令阻止了某些行业的额外关税累积在美国全国范围内的关税之上。这一免除表明,这些产品可能很快就会受到不同的关税。
该媒体还预计,特朗普政府将很快对半导体进口展开新的调查。这最终将导致在几周或几个月内对芯片征收关税。这些关税,就像最近对钢铁和铝征收的关税一样,可能会对包括半导体在内的产品以及芯片本身征收关税。
近日,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写道,虽然延迟实施关税降低了经济面临的直接风险,但“它延长了不确定性”。他们预计,作为美联储首选通胀指标的核心个人消费支出通胀率到年底将飙升至4%,并警告说“风险仍然偏向下行的不对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