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影响加深 我国金融总量增长仍有支撑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孙璐璐 贺觉渊2025-04-13 17:50

4月13日,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金融和社会融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其中,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64万亿元。初步统计,一季度社会融资增量累计为15.18万亿元,其中,3月社融规模增量为5.89万亿元,同比多增1.06万亿元。

近期,美国政府宣布征收“对等关税”,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业内专家表示,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化,不确定性影响加大。我国宏观政策还有空间和余力,将根据形势需要和外部影响动态调整,加强逆周期调节。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为各国央行货币政策决策带来更多挑战。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认为,经济面临高度不确定性,需要暂停降息。欧央行认为,贸易战将对经济产生“不可忽视”的直接冲击。日本央行则表示,将采取谨慎观望的态度,等待美国关税政策走向更加明朗。

业内专家对此表示,当前货币与通胀、增长、就业之间的关系比以往更加复杂,主要经济体央行政策调整更多体现为数据依赖,宏观调控政策很难再像过去线性外推政策走向。关税争端导致的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与国际局势、各国经济政策调整复杂互动,给各国货币政策制定带来更大挑战。

今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M2、人民币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名义GDP增速,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反映出当前有效信贷需求持续回暖。分析认为,这是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根本动力,也是信贷增长保持韧性的根源,有效推动了近几个月货币信贷数据的回升。

4月是传统的信贷“小月”,叠加当前外部冲击加剧的影响,业内人士预计部分企业的有效信贷需求可能回落。业内专家认为,我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各方面还会继续保持有力度的政策支持,助力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金融部门也在多方施策稳固金融支持力度,支持挖掘国内有效需求,下阶段金融总量增长仍有支撑。

市场机构普遍预计一季度GDP增速将在5%左右。上述业内专家表示,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国经济的外溢影响也需要观察。

校对:李凌锋

责任编辑: 王智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