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公布一批公务员拟录用名单,其中有15位人士曾在证券公司工作,不乏来自头部券商。而在上一个月,北京朝阳区披露的公务员拟录用名单内亦出现券商背景人员,其曾担任头部券商保荐代表人。
受二级市场波动及政策环境调整影响,证券行业经营环境近年持续变化,从业者跨领域流动趋势显现。比如,投行领域的部分从业人员选择到上市公司履职。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2024年至今,行业累计减员规模超过2万人,除证券经纪人群体持续收缩外,“一般证券业务”领域的从业者也在明显外流。
多名券商从业者考公
上海市公务员局近日发布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第一批拟录用名单。记者注意到,约有21名人士来自金融行业,其中有15名曾在证券公司供职。
具体来看,有3名此前在光大证券工作;有2名来自东方证券;中信建投、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广发证券、国信证券、华泰联合、财通证券、东方财富证券、华金证券、太平洋证券各有1名。
根据记者查询,部分人士在中国证券业协会上仍保有相关信息。多数人员曾在券商从事“一般证券业务”。
另有1名此前为投资顾问,其早在2016年进入证券行业,4年后获得投顾资格。还有1名是分析师,该人士在2022年入行,去年取得分析师资格,主要关注纺织服装与零售行业。
从拟录用去处看,共有4名将前往上海市委金融办任职,有2名到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其余拟录用人员将分别前往市商务委、市旅游局、市政府办公厅、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及浦东新区、普陀区等单位。
券商从业人员考公务员现象不是新鲜事。就在3月下旬,北京朝阳区公示的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名单内,一名前中信证券保荐代表人位列其中。另有券商人士告诉记者,去年北京一家中小型券商研究所分析师也加入公务员队伍。
从业人员数量减少逾2万人
近年来,证券行业经营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受市场波动加剧、监管政策调整及行业头部效应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从业人员离开证券领域转而选择其他行业寻求新出路。
根据券商中国记者对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的统计,截至2025年4月9日,证券公司从业人员数量合计有33.12万人,相比较2024年年初的35.47万人减少超过2万人。其中,有83%的券商出现减员,17%的券商增员。
分类型来看,两大领域的从业者流失较多。“一般证券业务”群体减员超过1.7万人,从2024年年初的2.26万人减少至当前近2.08万人。“证券经纪人”群体也减少逾1万人,从2024年年初的3.73万人减少至当前近2.70万人。仅有投资顾问和分析师两大群体的人数在增长,分别增员3718人、947人。
从单家券商的人员规模变化来看,有4家券商减员人数逾千人。根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中信证券从2024年年初至今减员1733人,其中“一般证券业务”类型减员达1941人。
国信证券减员规模排名第二,从2024年年初至今减员1629人,同样是“一般证券业务”类型减员人数较多,减少1784人。华南另一家大型券商——广发证券减员1325人,其中“一般证券业务”减员1387人。
兴业证券为唯一一家减员逾千人的中小券商,从2024年年初至今减员1033人。值得注意的是,该券商投资顾问群体减员多达1042人。有市场人士分析称,可能因为公司从“全员投顾”策略调整为“岗位和持证统一”。据该人士解释,“过去有券商分支机构鼓励全员考证,一些中后台部门也会考投顾资格。后来有的券商合规要求,只有从事投顾业务才能持证,否则要去注销相关资格。”
此外,华源证券从业者数量缩减逾30%,从2024年年初的2265人下滑至当前的1661人。瑞信证券、联储证券、中天国富证券、德邦证券、万和证券、第一创业、华金证券股份、国联民生证券、五矿证券、摩根士丹利证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等从去年至今人数规模缩减逾20%。
券商从业人员离开行业后,转型方向较多。以投行为例,除前述考公务员以外,更多投行从业人员选择到上市公司或者拟上市企业任职,担任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或到战略发展部、投资部等部门工作。
责编:杨喻程
排版:汪云鹏
校对:刘榕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