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力推,头部量化开启新一轮募资!什么信号?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许孝如2025-04-03 09:34

经历一轮超额不佳和规模回撤的考验后,量化私募行业正在稳步复苏。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近期九坤等多家头部量化逐步开放募资,并备案发行新产品,宽德、量派等私募则迎来一轮规模的快速扩张,各大渠道均在力推量化策略,今年以来量化产品销售再度升温。

多家机构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当前量化行业已从粗放扩张转向结构优化阶段,在管理规模尚未恢复历史峰值的背景下,头部机构正通过产品线重塑、募资节奏把控等策略构建发展新范式。

量化复苏

去年年初,量化行业一度遭遇震荡调整,规模更是缩减严重。

不过,随后九月的那波行情,A股上演史诗级暴涨,实际上不少量化私募的净值在年底已经创出新高,但由于大量客户在上涨后赎回,规模甚至不增反降。

随着量化业绩的复苏以及监管环境的改善,量化的规模也在复苏,多家以往封盘的头部量化也开启了新一轮募资。据了解,已经两年半多没有在市场上做过募资和开放的九坤投资,近期在多个渠道开放募资,已经备案了首只A500产品。

九坤在渠道的沟通中称,今年很多三年期产品都要到期,会有一些获利赎回,整体规模会有些下降,所以在这过程中我们将适当补充一些,目前九坤的管理规模在600亿元,今年将在A500适当募资,打造大票策略线。

据QIML最新一期管理人规模图谱显示,量化四巨头分别是幻方量化、九坤投资、明汯投资、衍复投资,管理规模为600亿~700亿元。量化四巨头中,今年明汯、衍复等保持稳定的发行节奏,今年以来分别备案了16只、17只产品,九坤在3月底备案了3只产品,幻方则仍然没有开放募资,上一次新备案产品还要追溯至2023年。

规模扩张最快的当属宽德投资,今年以来宽德已经备案发行了76只产品,成为行业当之无愧的“产品发行一哥”,募资能力之强令市场瞩目。宽德投资没有提供最新的规模,有渠道人士表示应该接近600亿元,正在冲击传统“四大天王”的座次。

此外,量派和茂源在今年一季度规模也从150亿~200亿元区间,升级至200亿~300亿元规模。其中,量派今年备案了32只产品,茂源备案了21只产品。值得注意的是,量派自去年以来业绩表现出色,规模则是连续两个季度跳升。在去年中性策略遭考验时,量派是为数不多逆势扩张的私募,目前中性策略规模近百亿。

据记者了解,当前量化私募行业整体管理规模尚未回到前期高点,全行业规模仍较历史高点存在约30%差距,约在1万亿元上方,但具体数值因统计口径不同不确定。某百亿量化私募市场总监指出:“这种未饱和状态反而形成良性竞争环境,超额收益衰减速度明显慢于2021年行业狂飙期。”

渠道力推

值得注意的是,渠道的力推也是这一轮量化复苏的重要一环。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当前各大渠道均在主推量化产品,量化产品的发行量以压倒性的优势占据私募备案榜单前列。朝阳永续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备案量前十的百亿私募中,量化机构占据七席,管理规模与备案数量呈现显著正相关。

多家渠道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量化策略产品的销售比较受追捧,主要原因是量化策略的赚钱效应更强。“一方面今年整个市场呈现出了明显的小票强于大票的行情,小票的超额收益更好,很多量化产品表现出色,比如明汯、宽德等机构的全市场选股策略,客户更为认可;另一方面,自去年以来,公募基金的吸引力不佳,债券自8月以后收益率降至2%,不少投资者都赎回资金转向权益类产品,其中大部分都配置了量化。”

渠道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各大量化私募全市场选股策略的超额收益更为凸显,黑翼、明汯、倍漾、龙旗等9家量化旗下的代表产品超额收益都超过10%,1000指增和500指增的超额普遍6%~8%,300指增普遍超额在5%以下。

同时,券商渠道也更为青睐销售量化产品,认为震荡行情适合量化发挥,能持续获取超额收益。对于渠道而言,多数量化产品拉长来看相较主观产品的回撤更小,销售和维护客户的压力也更小。此外,代销的量化产品托管和交易通常也放在券商渠道,券商销售也更有动力。

深圳某头部券商营业部负责人称:“我们在2021年A股的高点帮客户配置了主观私募、公募基金以及量化产品,我们发现四年后主观产品和公募仍在亏钱,只有量化产品是赚钱的。我在财富管理行业干了十年,就资产配置而言,量化产品值得配置,拉长来看有更好的超额安全垫,不少客户也逐渐认可量化方法论的有效性。”

上海某头部量化私募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量化私募的复苏动能主要来自三个维度,首先是市场环境改善,日均万亿成交量为策略运行提供充足流动性;其次是监管环境的边际改善,专业化的监管框架给予行业发展明确预期;第三是管理人能力迭代,经历多轮牛熊考验后,策略迭代速度与风控体系明显优化。

行业转型

在遭遇多轮超额回撤的挑战后,量化私募们也在反思中前行,行业也逐步从粗放扩张转向结构优化阶段。

面对客户风险偏好分层,头部机构加速完善产品线布局。以明汯为例,其搭建低中高三种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线,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客户需求。其中,高风险产品线走量化多头的极简路线,包括全市场选股股票精选系列等;中低风险产品线走多策略的复杂路线,围绕“全周期、多策略、多品种”挖掘多元化、差异化收益来源,中风险产品线包括均衡和精选CTA系列,低风险产品线包括多策略对冲和中性系列。

“我们不再追求单一策略规模扩张,而是通过产品组合实现投资者结构优化。”上海某量化私募CEO透露,其新发产品严格执行渠道错峰发行策略,避免资金集中进出对策略造成扰动,这种精细化运营使去年以来客户留存率显著提升。

据了解,目前几家头部量化私募均在不疾不徐进行投资者结构优化,并非大规模扩张。

多家机构人士指出,未来量化行业的竞争将聚焦三个维度,首先是策略迭代能力,尤其在人工智能技术渗透下,传统多因子模型面临升级压力;其次是资金端精细化管理,包括客户适当性匹配、申赎节奏调控等;最后是合规治理能力,随着监管科技发展,交易行为监控将更趋严格。

排版:刘珺宇

校对:王蔚‍‍‍‍‍‍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