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爆了!最牛大赚60%
来源:中国基金报作者:方丽 曹雯璟2025-04-01 10:28

又到了总结权益基金业绩的时候。

自2024年“9·24”政策暖风刺激,A股市场震荡回暖。尤其春节后,DeepSeek横空出世、人形机器人火爆全网等因素影响下,科技股表现神勇,港股市场也明显回暖,领涨全球。虽然近期市场震荡,但2025年一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整体赚钱效应显著。

具体来看,2025年一季度结构性行情明显,主流指数涨跌不一。截至3月31日,北证50年内涨幅达到22.48%,是表现最好的主流指数;中证2000、中证1000、科创50等指数分别上涨7.08%、4.51%、3.42%,但红利指数小幅下跌。在这样的基础市场下,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净值增长率达到3.47%,最牛基金业绩超60%。

主动权益类基金一季度平均净值增长率为3.47%

沪指方面,自去年9月底以来,随着稳增长政策的不断推出和增量资金的入场,市场快速反弹。不过,随后市场又震荡。1月初沪指一度跌至3140.98点。春节之后,受益于AI、人形机器人等赛道的强势表现,沪指一度达到年内新高点3439.05点。3月底,沪指收于3335.75点。

从申万一级行业表现来看,有色金属成为前3月表现最好行业,涨幅达到11.96%,汽车、机械设备等涨幅也超10%。而煤炭、商贸零售、石油石化、建筑装饰、房地产、非银金融等板块跌幅超过5%。

如此市场格局之下,权益类基金交出不错的业绩答卷。

Wind数据统计,若不计算2025年成立的新基金,2025年一季度权益基金获得3.22%的平均净值增长率(包括指数型、混合型、股票型,不含FOF,仅算主代码),表现明显好于上证指数等主流指数。

5193只纳入统计的主动权益基金前3月平均净值增长率为3.47%。最低仓位分别为80%和60%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更能体现整体公募基金的权益投资能力。数据显示,一季度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分别为4.57%和4.53%。

过去几年一直上演的是被动型指数基金表现好于主动权益类基金的格局。然而,2025年科技赛道的强势表现扭转了这一情况,主动权益基金表现更好。前3月,指数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为2.59%,明显逊色于主动权益基金。显然,在科技股表现较好的结构性行情之下,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获取市场阿尔法的能力凸显。

此外,一季度超过70.99%的权益类基金年内净值增长率为正。

一季度最牛基金净值增长率超60%

前3月,市场呈现明显的科技赛道的结构性机会,让抓住这一波机遇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业绩颇丰。

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今年以来共有89只主动权益基金净值增长率超过20%。其中,有20只主动权益基金超过30%,3只主动权益基金净值增长率超50%,而最牛基金净值增长率超60%。部分主动权益类基金净值创下成立以来新高,净值回升态势显著。

具体来看,闫思倩管理的鹏华碳中和主题A以60.26%的涨幅领先。因重仓机器人板块全线大跌,该产品在近一周单位净值下跌超过7%,但仍保持一季度业绩冠军的宝座,更是年内业绩唯一超过60%的主动权益基金产品。该基金的年内高点出现在3月19日,彼时年内收益曾一度超过82%。

闫思倩在鹏华碳中和主题2024年年报中写道,2025年对宏观经济触底修复保持乐观,财政与流动性充裕,证券市场预计总体表现较好。新能源相关制造业涉及成长方向较多,比如新能源汽车企业,新的技术和业务升级包括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AI能源相关等。预计2025年碳中和仍是全球发展趋势,能效提升、智能升级、制造业升级、低碳环保等是关注的重点。

紧随其后的是张荫先执掌的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和张璐执掌的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年内收益均分别达到53.65%和52.32%,分别斩获了2025年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收益亚军和季军。和鹏华碳中和主题A一起,成为年内仅有的三只业绩超过50%的产品。目前这些基金均重仓了机器人赛道,因此收益颇丰。

李炳智和吴国清管理的前海开源嘉鑫A、王森管理的中航趋势领航A前3月收益率均超过40%。此外,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前海开源盛鑫A、华富科技动能A等也表现较好。

从一季度表现较好的主动权益基金来看,不少基金重点布局AI应用、“AI+”、人形机器人等新兴科技产业领域热门方向,把握今年人形机器人、DeepSeek等引领的主题投资成为业绩领先的重要推手。此外,也有不少北交所主题基金表现领先,抓住了北交所表现的行情。

不过,也有一批主动权益基金表现不佳,净值亏损超10%的产品达到25只,表现最差的净值增长率为-24.47%。

一季度股票ETF最高净值增长率近24%

今年一季度,黄金、科创、医药等板块轮番演绎,带动一大批指数基金的表现。从具体指数基金表现来看,黄金股、人工智能、互联网、创新药等主题指数基金成为前3月最大赢家。‍‍‍‍‍‍‍‍‍‍

一季度,科技板块异军突起,跟踪人形机器人的指数基金也表现神勇。从具体指数基金表现来看,前3月收益前10的股票ETF中,和黄金、人工智能相关的产品“霸榜”。其中,华夏黄金股ETF今年一季度业绩近24%,位居前3月股票ETF业绩第一。紧随其后的是永赢、工银瑞信、国泰旗下黄金股ETF,今年前3月净值增长率也均超23%。

此外,博时科创AI ETF今年前3月净值增长率达22.92%,多只科创板人工智能ETF、沪港深科技ETF、创新药ETF等今年一季度业绩也位居前列。

近三年业绩最牛超131%

从三年维度的中期业绩来看,一些主动权益基金仍有所表现。‍‍‍‍‍‍‍‍‍‍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最近三年中有1只“翻倍基”,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近三年净值增长率超过131%,暂列近三年业绩排名首位。紧随其后的是翟相栋管理的招商优势企业A、马翔和马磊管理的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A,近三年业绩均超80%。此外,陈颖和张展华管理的金鹰红利价值A近三年净值增长率超70%。

东吴新趋势价值线、金元顺安元启、万家北交所慧选两年定开A、金信转型创新成长A、东吴移动互联A等近三年净值增长率均在60%以上。

近五年业绩最佳涨超276%

截至3月31日,过去五年来,表现最佳的基金收益率超过276%。‍‍‍‍‍‍‍‍‍‍

具体来看,截至3月31日,缪玮彬管理的金元顺安元启近五年业绩达276.23%,在主动权益基金中排列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刘元海管理的东吴新趋势价值线、东吴移动互联A,近五年净值增长率分别达227.51%、219.52%。此外,陈颖管理的金鹰科技创新A近五年业绩达206.32%。

广发多因子、交银趋势优先A、大成国企改革A、大成新锐产业A、大成睿景A等也表现较好,近五年业绩均在170%以上。‍‍‍‍‍‍‍‍‍‍

在这个过程中,也涌现出一批如唐晓斌、杨冬、杨金金、韩创、崔宸龙、刘旭等绩优基金经理。

对当下权益市场保持乐观

一季度,A股、港股市场出现久违的回暖行情。沪指一度突破3400点创出年内新高,港股市场更是掀起一场科技股的狂欢盛宴。AI、人形机器人等科技板块成为权益市场上涨的“推手”。

展望后市,中欧基金投研老将王培在中欧行业成长的年报中表示,和之前不同的是,经过2024年下半年政策导向变化,经济预期开始修复,投资者心态也有所转变,股票波动率下降,市场开始寻找一些主线机会,而非一味地防御思路。同时他认为,随着经济政策转向和各种补贴政策的效果逐步显现,2025年国内经济会逐步呈现出抬升的趋势,而投资者信心也会逐步修复。中美之间的博弈基本定调,而随着国内AI能力的显著提升,A和H股投资者的持股信心显著增强,估值体系修复可预期。

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基金经理朱少醒表示,展望2025年,实体复苏的态势将延续。着眼于内需的政策储备值得期待。我们认为与其去做高难度的节奏预测,不如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自下而上的个股选择上。我们已经能观测到一些宏观指标和微观企业景气有变好的迹象,虽然还不能确定这些趋势是否一定能延续,但对当下的权益市场,我们应该保持乐观。以更长的时间维度看,投资者当前承受的股价波动未来的风险收益衡量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睿远成长价值基金经理傅鹏博表示,2025年开始,科技行业还将不断迭代技术、开拓新的运用领域,方兴未艾,这不仅对龙头个股会有挑战和机遇,而且对后来者也有追赶和超越的机会。他认为,年内科技板块行情演绎会有波折和反复,但有基本面支撑,那些产品、技术和运用能够实实在在落地的公司会沉淀下来。‍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