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恒集团(600252)3月28日发布年报,2024年公司营收利润同比下滑。公司表示,公司亏损与商誉计提、投资损失等非经营性因素有关,来自公司主营业务经营的影响相对较小。
根据财报显示,中恒集团持有国海证券2.45亿股股票,2024年度该部分股票产生了超过2亿元的浮盈。依据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这部分浮盈暂未在当期利润表的投资收益项目中予以体现。
在资产状况方面,截至2024年末,中恒集团账上拥有货币资金规模达40.5亿元,另外还有交易性金融资产0.9亿元,加起来超过41亿元。
中恒集团资产负债率仅为31.55%,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流动比率达2.35,营业现金比率为21.02%,具备强劲的短期偿债能力。系列数据表明中恒集团在债务管理上较为审慎,财务风险极低。
医药板块方面,在传统院内业务上,中恒集团力求稳住基本盘。以拳头产品血栓通的市场表现来看,2024年成功中标执行集采的22个省份,并在2024年12月公布的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带量采购(首批扩围续接)中成功续标,于年内完成开发空白医疗机构281家。院外渠道扩张成果显著,中华跌打丸纯销型配送商业已优化至484家,跌打丸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6.12%。复方蛤蚧口服液通过互联网新营销模式快速引爆,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37.80%。
健康食品方面,线下市场覆盖益丰、老百姓等头部连锁约6000家中型药店、永辉等商超近1300家门店,药线渠道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1.85%;零食渠道头部连锁销量同比增长60.2%。
日化美妆方面,中恒集团实现对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04%。线下市场覆盖超千家KA门店,线上全渠道销售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天猫自营成交额同比增长超98.9%;拓展京东自营与京东慧采,整体成交金额同比增长625%;多款牙膏产品入选天猫牙膏销售榜前三。
研发端,中恒集团2024年研发投入近1.48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6.51%;近五年累计投入研发金额超7亿元,处于医药工业行业良好水平之上。公司年内新增3个省级科研平台,共拥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1个。新增有效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在产品端,中恒集团是中国医药制造业百强企业,是中国天然药物的创新开拓者、中药现代化的领导企业之一,旗下有“中华”“双钱”“田七”“晨钟”“卡纳琳”“莱美舒”等高知名度品牌。并且拥有丰富的产品批文。同时,在健康消费和日化美妆板块,新品已投产上市51个。
在市场端,中恒集团与华润三九进一步深化合作。999止咳药家族中的三蛇胆川贝膏是由中恒集团旗下梧州制药生产、华润三九成功营销的典型案例。为加快出海步伐,中恒集团在去年9月与复星医药、南宁产投统一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开展东盟国家的成熟药产品出海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