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利得基金盛丰衍、易圣倩: 用恒定股债比例+央企杠铃打造“固收+”新范式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裴利瑞2025-03-31 06:55

证券时报记者 裴利瑞

“投资者在持有基金时,最大的敌人往往是申赎行为带来的摩擦成本。”西部利得主动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盛丰衍开门见山讲道,他管理的两只代表作——西部利得国企红利指数增强与西部利得量化成长混合,虽长期业绩优异,但因投资者顺势申赎,实际收益也难免被损耗。

这一现象促使他思考,基金公司是否能通过策略创新降低波动,通过透明化提升投资者信任,破解“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行业难题。

近期,盛丰衍联手西部利得信用投资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易圣倩,计划发行一只“固收+”基金西部利得裕丰回报债券,尝试以“恒定股债比例+央企杠铃策略”为核心解决投资者用“追涨杀跌”方式参与基金投资的难点。

恒定股债比例

破解追涨杀跌困局

对于“固收+”基金,两位基金经理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股债如何配置?对此,盛丰衍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解决方案——恒定股债比例。

他解释称,当前,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基金一般有两种控制仓位的办法:一种是按回撤止损,即超过止损线便砍仓。这类策略是当前的市场主流,但其本质是追涨杀跌,很容易卖在市场低点,如果机构行为趋于一致,还容易引发负向反馈,加大市场波动。另一种则是维持仓位的固定比例不变。这类策略更贴近长线资金的操作思路,即通过再平衡机制,用恒定股债比例对抗人性弱点,亦能争取成为市场稳定器。

西部利得裕丰回报债券通过内部控制手段将权益仓位控制在16%—20%范围,如仓位超过相关阈值,则原则上在十个交易日之内完成调整,使其符合该策略投资比例要求。

杠铃策略配置央企

构建“抗摔”组合

不过,盛丰衍也特别强调,实施恒定股债比例策略的前提,是所选资产必须“有底”,即具备长期价值支撑,而央企便是符合这一标准的重要配置标的。

早在2023年四季度,盛丰衍就曾在旗下基金的四季报中明确表示他对央企股票的看好。

他认为,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旋律,但高质量发展对于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内涵不尽相同。对于部分民企而言,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减少社会负外部性以及增加正外部性,相关行业进入高质量替代高增速的发展模式;但对于过去贡献了大量社会正外部性的国企而言,高质量发展一般意味着ROE的提升,所以国企、特别是央企股票值得重点关注,它们是新的“核心资产”。

在此次新发的“固收+”基金中,盛丰衍亮出另一个特色“独门武器”——央企杠铃策略。该策略将20%权益仓位分配到杠铃策略的两端:一部分配置高股息央企龙头,作为组合的“稳定器”;另一部分布局央企中小盘,通过量化多因子策略挖掘阿尔法收益,利用两类资产的负相关性分散风险。

“量化策略,尤其是结合了部分技术面因子的量化策略,选股范围天然偏小盘,而央企红利股票大盘特征明显,二者充分互补。央企红利资产在市场风险偏好快速提升时,可能存在阶段性跑输市场的情况,此时量化端有望改善组合收益表现,当遭遇极端市场情况、量化策略受冲击时,有另一部分红利资产作为稳定器,努力使整个组合的波动相对可接受。”盛丰衍表示。

高等级信用债为底

灵活轮动增厚收益

在西部利得裕丰回报的股债组合中,债券部分承担着“压舱石”功能。易圣倩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详细拆解了债券投资的两重逻辑。一是底仓以高等级信用债配置票息策略为主,严控信用风险。易圣倩表示,作为基金资产80%的配置仓位,债券部分会以央企、国企发行的信用债为主,与股票端的“央企基因”形成策略联动。“央企债券的信用资质更优,违约风险较低,即便在极端市场环境下,也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易圣倩强调。二是动态比较债券资产内部性价比,通过仓位分配增厚收益。易圣倩表示,她会比较不同时期各类债券资产的相对性价比,灵活调整利率债与信用债比例。

而在当下,易圣倩表示,自己相对看好地方债的投资机会。一方面,去年11月以来,国债利率快速下行至历史低位,在票息资产稀缺性进一步上升的环境下,地方债票息相比于同期限国债更高,配置价值凸显;另一方面,2025年地方债流动性有望进一步改善,更多不同类型的机构参与到地方债这个品种中,后续流动性预计好转,交易价值逐渐凸显。

在资管行业从拼收益转向拼体验的当下,西部利得的“固收+”正在尝试一条新路——通过策略创新降低波动,通过透明化提升投资者信任,或许是破解“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难题的一把钥匙。

责任编辑: 王智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