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铝箔赛道持续火热,上市公司也在加紧布局推动,以谋求通过先发优势快速占领市场份额。
近日,可川科技(603052)发布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亿元人民币。此次发债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锂电池新型复合材料项目(一期),旨在完善公司在锂电池产业链布局,增强其在消费电子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力。
可川科技长期专注于功能性器件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以及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电芯及电池包,涵盖电池类、结构类和光学类功能性器件。此次募投的锂电池新型复合材料项目(一期)总投资7.48亿元,建设周期为4年。项目将新建现代化生产厂房,引入先进设备,完成复合铝箔生产线布局,预计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复合铝箔9500万平方米的产能规模。
此次可川科技发债并推进锂电池新型复合材料项目,对于消费电子行业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消费电子市场的发展,消费者对产品续航、轻薄便携等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可川科技通过发债加速复合铝箔项目建设,有助于提升锂电池性能。复合铝箔的应用可使锂电池在安全性、轻薄化、高能量密度方面实现突破,延长消费电子产品续航时间,减轻产品重量,满足消费者对轻薄便携和长续航产品的需求,推动消费电子产品升级换代。
分析人士指出,可川科技在复合铝箔领域的布局,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一方面,促进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和下游消费电子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另一方面,随着可川科技产能提升和技术成熟,复合铝箔成本有望降低,提高整个消费电子行业的成本竞争力,增强行业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据行业预测,复合铝箔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预计2025年全球复合铝箔市场规模将达75.9亿元,2026年有望攀升至240亿元,市场潜力巨大。对于可川科技来说,公司凭借发债项目在复合铝箔领域获得先发优势,有望快速占领市场份额。
可川科技表示,此次募投项目是公司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有助于抓住锂电池正极材料向复合集流体转换的重要机遇。复合铝箔采用“铝—高分子材料—铝”的“三明治”结构,在安全性、轻薄化、高能量密度方面相较于传统铝箔优势显著,契合市场对高性能锂电池的需求。公司有望借此在该领域抢占先发优势,与头部客户建立紧密合作,快速扩大市场份额,巩固行业地位。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了解到,截至2024年12月31日,项目一期主厂房建设已基本完成。公司已购置试验线与规模化生产线,并于2024年第三季度将规模化生产线的试产产品送样给客户验证,目前已收获某国际知名消费电子电池生产商关于复合铝箔的首笔小额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