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好经济前景,英国消费者转向储蓄
来源:国际金融报作者:程慧 李高航2025-02-21 21:20

据英国《金融时报》2月21日报道,尽管借贷成本下降带来一定缓解,但出于于对黯淡的经济前景的担忧,英国家庭将优先考虑储蓄而非支出,这意味着经济增长可能会受到拖累。

市场研究公司GfK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近30%的英国消费者认为2月份是“储蓄的好时机”,这一比例与1月份持平,略低于金融危机后33%的历史高点,但远高于2008年至2020年底生活成本危机和利率飙升前的-2%均值。

GfK在2月份的调查显示,因英国央行本月早前降息25个基点,衡量人们对个人财务和整体经济前景看法的综合消费者信心指数上升2%至-20%。当时市场对经济疲软和黏性通胀可能引发“停滞性通货膨胀”的担忧加剧,企业也警告秋季预算加税将推高物价并导致裁员。

英国数据统计局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1月份通胀率超出预期,达到3%,是近10个月的高点,而2024年下半年经济几乎没有增长。

GfK消费者洞察总监尼尔·贝拉米(Neil Bellamy)指出,调查表明,人们“为了未雨绸缪而存钱,是因为他们对经济形势没有太大信心”,这将导致“经济中流通资金的减少”。

尽管GfK经济形势分项指数(认为现在是进行大额采购的好时机的消费者比例)环比上升3%,但仍深陷负值区间。调查显示,薪资强劲增长与消费疲软的分化可能持续,制约经济增长前景。经通胀调整后的薪资在截至去年12月的3个月间创下2021年以来最快增速,但2024年第三季度人均家庭支出下降,导致GDP增长乏力。

贝拉米表示,英央行本月降息至4.5%“提振了房贷族和潜在购房者情绪”,但强调,“多数人仍困于尚未结束的生活成本危机中。物价涨幅仍高于央行目标,能源账单对许多家庭仍是负担”。

英国央行决策委员凯瑟琳·曼恩(Catherine Mann)透露,消费需求疲软是其支持2月6日会议降息50个基点的主因:“实际收入增长本应提振消费,但储蓄并未转化为支出。”

记者:程慧 实习生:李高航


责任编辑: 王智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