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东方美学重构经典,游戏《黑神话:悟空》凭技术革新颠覆传统叙事。这两部现象级作品印证,青年创作者正以破界之力,为行业注入全新可能。”2月20日,在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简称“中制协”)会长、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侯鸿亮表示。
2024年,中国电视剧行业精品化创作成果斐然,但是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行业人士表示,影视行业在“剧”变时代,应以观众为本,重塑精品创作生态;以创新为翼,激发行业新生力量;以协同为基,共筑长期主义格局。
影视作品发展仍存痛点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电视剧的形式也在不断演变。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难以平衡,盗版现象愈演愈烈,微短剧行业野蛮生长成为当前电视剧产业的主要痛点。
在被誉为影视行业“开年第一会”的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上,多位行业人士分享了影视行业面临的痛点与问题。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再次证明好内容有不断被拉高的价值上限。”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在线视频首席执行官孙忠怀说:“过去我们常说‘内容为王’,但现在得补上一句,‘好内容才是王,平庸的内容会破坏行业’。”
行业人士对记者分析,近年来,很多剧集存在剧情同质化、制作粗糙、表演生硬等问题,缺乏原创性和深度。
另外,盗版问题已成为微短剧行业的一大顽疾。未经授权的搬运、盗播、改编等侵权行为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创作者的积极性和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制协副会长、柠萌影视董事长苏晓表示,近年来,盗版给视频平台带来的经济损失已超过200亿元,盗版传播不仅侵犯了版权,还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近年来,微短剧异军突起,拓展了网络视听行业新的增长与价值空间。与此同时,其快速发展也引发了更为广泛的思考——文艺作品的严肃性与娱乐性、引导性与市场性如何平衡。
中广联合会电视剧导演委员会会长、导演郑晓龙表示,微短剧不能盲目跟风热门题材。他举例,极端复仇、穿越重生、甜宠虐恋等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欲望在微短剧中得到满足和释放,有可能对年轻人,尤其是对未成年观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在的误导。
剧集行业变革迫在眉睫
记者在大会现场看到,千余名来自各大平台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影视行业人士汇聚一堂,探讨剧集行业面临的“剧”变。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直言,以观众为中心进行创作,才是剧集行业最重要的标准。
孙忠怀表示,兼具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剧集,可以称之为好剧。他坦言:“再好的演员如果没有对参与项目的全身心投入,那么他依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适配的演员加上超过常规水平的热爱,以及投入角色的表演,才能贡献出上乘的艺术表达。”
在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王娟看来,当下影视行业加速变革,新的格局正在重建。随着长剧集提质减量,精品剧集的占比和用户黏性在持续提升,高品质剧集具有强劲的吸引力,观众已不再为平庸的内容买单。
面对行业的快速发展,制作方和平台方都在思考应对之策。侯鸿亮呼吁,电视剧行业需要更多具备创新思维的年轻创作者、技术者和管理者,通过新技术如AIGC、虚拟制作等手段,提升视听品质与生产效率。
华策影视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赵依芳表示,对精品内容的追求是影视产业的立身之魂,对产业生态的积极布局是可持续发展的坚实保障,拥抱科技变化浪潮是行业的未来,对国际传播的不懈坚持是中国影视企业的使命和责任。
“怎样吸引用户、留住用户?怎样在完整表达的前提下实现盈利?平台和制作人都在焦虑。”芒果超媒副总经理周海认为,解决焦虑要面对的始终是“自己的问题”。可持续性、工业化的生产,稳定的、高品质的内容提供,才是视频平台更需要解决的问题。
“长短合力”共促行业发展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本次大会不仅是行业新动向的风向标,也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原动力。面向未来,侯鸿亮建议,平台方应支持优质内容的创作,制作方应专注内容的打磨,资本方应给予“耐心资本”的支持,监管方应营造良好的行业生态。
在大会上,腾讯和爱奇艺两大头部平台针对长短剧分别进行了平台趋势发布。“平台内部已经分了长短,这证明行业是真的‘卷’!”一位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未来,爱奇艺将从聚焦强类型题材、去套路化、提升商业效能等角度革新内容创作。同时,也将从长剧系列化、短剧精品化、微剧工业化三个角度逐步实现内容创作革新。
北京优酷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刘燕红告诉记者,目前观众对新题材、新类型、新设定的接受度变高。优酷将在尊重市场规律、重视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坚持内容创新。
长信传媒创始人、董事长郭靖宇表示,作为精品剧集制作方,公司近年来与长视频平台合作推出了多部精品短剧。“精品短剧是一个趋势。但是,在全行业呼唤‘短’的同时,我们也应考虑怎样保留长故事。”他说,希望后人回忆如今的时代,除了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以外,还应该有值得铭记的故事。
“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影视剧创作都应保持故事内涵与复杂性,注重内容质量,避免盲目跟风。”郑晓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