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公务员上岗,政务云“涌”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林典驰2025-02-20 09:56

DeepSeek的“朋友圈”扩容到了政务系统。

近期,广东、江苏、江西、内蒙古等多地密集宣布完成国产大模型DeepSeek在政务系统的本地化部署,将重复烦琐的事务交由人工智能,以精简政务效率,覆盖政策解读、公文处理、民生服务、城市治理等核心场景。

2024年,IDC开展政务大模型及应用市场分析和技术评估时便发现,政务大模型在应用中的落地远高于市场预期,各级政府积极拥抱新技术,纷纷进行试点应用。IDC预测,到2027年政府中生成式AI的应用将由任务自动化扩展到决策支持,将公民服务响应能力提高10%,公务员生产力提高15%。

随着DeepSeek的横空出世,开源模型显著降低部署门槛,进一步带动算力需求激增。随着DeepSeek-R1在多地政务系统的渗透,政务云厂商的算力扩容需求有望持续攀升。

资本市场上同样掀起一股AI与云计算的共振热潮。数据显示,优刻得-W(688158.SH)、数据港(603881.SH)、广电运通(002152.SZ)等云服务厂商领跑计算机(中信)板块涨幅榜。

“AI公务员来了”

公开信息显示,深圳市打响了广东政务系统接入DeepSeek的“第一枪”。

2月8日,深圳市龙岗区部署上线了DeepSeek-R1全尺寸(671B)模型,深圳福田区则更进一步,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数智员工,首批70名“上岗”。

DeepSeek接入政务系统,带来了积极变化,AI在处理大量数据、执行重复性任务、提高效率和减少错误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据深圳市福田区官网显示,从实际应用来看,接入后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时间缩短90%,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执法文书生成助手,将执法笔录秒级生成执法文书初稿;民生诉求分拨准确率从70%提升至95%,民情周报日报实现初稿一键生成。

其他城市也很快跟进,广州市政数局近日在政务外网部署上线DeepSeek-R1(671B)、DeepSeek-(671B)大模型。据悉,广州将通过政务专网算力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民生政策解读系统、12345热线工单分派等政务领域的应用。

此外,南京、苏州、郑州、无锡、赣州等地的城市算力网也陆续宣布上线DeepSeek系列大模型,完成本地化部署上线。

值得关注的是,模型部署已从单一功能向系统化渗透。无锡市基于DeepSeek-R1-671B全尺寸模型,上线5项原生政务AI应用,涵盖政务办公、政务服务、城市治理等核心领域,包括填补省内空白的公文自动写作系统。

有人士向记者指出,DeepSeek不应仅局限于“智能秘书”“智能客服”,更应该借助政府海量数据和计算能力,对城市中各类事件进行智能识别和分析。

截至目前,AI仍无法完全替代人类的创造力、情感智能和复杂决策能力。公务员工作中涉及的许多任务,如政策制定、公众沟通、危机管理等,仍然需要人类的判断和同理心。

“经过了底层优化后的DeepSeek,更相当于一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混合专家’,未来接入算力中心后的应用场景也将更加广阔,如政务民生领域中的政策智能问答,科研创新领域的医疗健康管理,产业协作领域工业质检等。”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主任李学军表示。

如何保障数据安全?

在这一波政府DeepSeek接入浪潮中,包括模型结果的准确性、数据安全等问题仍是市场关注点。

政务系统里涉及大量敏感数据,完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至关重要,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不出域”,但仍需加强数据安全管理,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IDC中国助理研究总监孙吉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确保政务大模型能够健康且可持续地发展,有必要采取措施来强化数据安全保障机制,提高算法的透明性和可解释性,建立并推行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本地部署的开源大模型实施严格的数据访问控制机制,使用加密技术和隐私保护技术,支持私有化部署并强化数据治理,能够保护个人和企业的数据隐私。

李学军表示,政务单位在使用模型时可分三步走保障数据安全与信息安全,一期选择政务服务热线智能问答等低风险场景试点,积累安全防护经验;二期扩展至政策文件辅助撰写等中度风险场景,同步完善审计追溯机制;三期探索应急指挥决策支持等高价值场景,部署量子加密信道等强化措施。

模型推理结果多数时候有赖于数据的准确性,尽管DeepSeek能够显著提升效率,但政府数据相互之间存在壁垒,“数据孤岛”容易导致模型训练样本不足。

“除了模型的选择之外,政务系统应加强高质量数据集建设,通过完善的数据治理体系,确保数据的质量、安全和可靠,支撑政务大模型的训练、推理,实现更加精准的决策和预测。”孙吉峰表示。

“智能算力+”新周期

DeepSeek具备“低成本+高性能+开源”的特点,用远低于国际同类模型的价格屠刀,做到了极致的降本增效。这也让政府和个人能够接触到AI技术,打破了原有大公司能够使用AI的壁垒。

政府服务是公共服务,要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为优质的服务,DeepSeek持续降低成本已达到“成本拐点”,有助于普惠AI融入公共服务。

孙吉峰表示,大模型压缩等技术的应用,已经极大地提升了模型的推理效率,由单卡支持2~3条并发,提升到支撑数十条并发,但是部署成本还是极大的挑战。

DeepSeek的接入一方面降低了部署成本,有利于大模型应用的推广,另一方面支撑了政务智能化应用的普及,加大了算力的需求。

尽管DeepSeek使用成本大幅降低,但并不意味着DeepSeek就没有算力门槛。快思慢想研究院院长田丰表示,据其观察,完整版的DeepSeek本地部署需要16张GPU卡才能流畅运行,有一定算力门槛,同时,这也对政务IT团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模型部署技术能力。

接入DeepSeek后,云计算和AI算力也将紧密结合。政务云的服务单位不仅提供的是云计算,还能够给予AI定制化服务。运营商从原本单纯的提供算力向智能服务的角色转变。

孙吉峰称,在对政务云的市场研究中发现,大模型的出现带动了算力和云资源需求的增加,也为政务云提供了创新变革的可能性。大部分政府客户希望在政务云中采购GPU算力,为创新应用开发及运行提供基础资源支撑,一些地方政府已将DeepSeek等大模型应用于政务系统。

政务云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从基础的信息化建设到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应急管理、政务服务等多个领域。

大模型的运行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持,推动政务云不断优化算力资源的配置和管理,实现算力资源的高效复用与灵活调度。大模型能够处理海量的政务数据,政务云需要相应地提升数据存储、传输和处理能力。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