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安仲文
随着A股市场逐步回暖,权益基金净值回升,投资者开始借助主动权益基金布局新一年行情。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去年四季度,全市场多达130多只主动权益基金份额净增长1亿份以上,其中有8只来自广发基金,主要是由吴远怡、陈韫中、郑澄然等偏成长风格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AI含量”是相关产品吸引资金的因素之一。
统计数据显示,基金经理陈韫中管理的广发科技动力和广发中小盘精选,四季度均获得持有人申购。其中,广发中小盘精选在去年四季度被投资者净增持5.13亿份,基金份额由去年三季度末的17.65亿份增至去年四季度末的22.78亿份。据东北证券研究统计,广发中小盘精选进入去年四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TOP15。
业绩表现相对优异,是该基金获得投资者关注的原因之一。根据银河证券统计,截至2月14日,广发中小盘精选A近一年累计回报31.97%,在同类偏股型基金中排名前1/5;最近三年和五年,市场经历了牛熊周期波动,该基金的累计回报分别为2.39%和51.17%,均在同类排名前1/10。
虽然过去三年是成长风格的逆风期,但广发中小盘精选仍然取得了同类相对靠前的业绩。结合定期报告可以看到,这主要源于基金经理对资产配置、产业趋势的前瞻把握,以及对优质个股的深入挖掘。自2021年9月以来,基金经理陈韫中先后把握住了机器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固态电池等科技创新领域和高端制造产业的投资机会,为基金组合贡献了积极的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广发中小盘精选早在三年前即开始在前十大重仓股中体现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个股的仓位,是市场上较早重仓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主动权益基金之一。此后,基金经理陈韫中进一步加强了对人形机器人板块的挖掘,重仓了多家机器人供应商,持仓占比较高时达到30%左右。
今年人工智能的技术变化引起了产业界的高度关注,市场活跃方向基本集中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主题上,人形机器人成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结合的最好载体。陈韫中表示,将继续加强对人工智能和VR等方向的研究,同时也会关注近几年回调较多的成长股,包括半导体、军工等。
2025年开年以来,新兴科技主题展现出丰富的投资机遇。陈韫中认为,要把握好主题投资机会,依赖于对产业的积累、对产业趋势的判断、对公司价值的合理定价。投资中最重要的不是通过调研了解最新动态,而是根据产业属性进行系统性思考,一定要先把行业周期处于什么阶段以及未来的中长期趋势弄清楚,才能趋利避害找到关键板块,并落实到挖掘优质的成长股,为投资者带来确定性更高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