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市场与科技双向奔赴良性互动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孙翔峰2025-02-20 06:49

证券时报记者 孙翔峰

券商策略会是观察资本市场风向的重要窗口。证券时报记者近日参加了多家券商的春季策略会,“科技”一词频繁占据核心议题。从人工智能到机器人,从算力中心到低空经济,几乎每一场策略会,都是人满为患。

资本市场对科技的青睐,根植于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系统性提升。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产业持续突破,全球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科技创新捷报频传,从DeepSeek到机器人跳舞,从智驾平权到AI普及,这些成果不仅验证了科技驱动经济增长的逻辑,也为资本提供了投资方向和标的。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产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投资科技股绝非“击鼓传花”的游戏,更不能陷入短期炒作的窠臼。唯有立足产业逻辑、深耕公司基本面,引导资金流向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硬科技企业,让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实现更加良性的互动,才能实现科技创新与资本回报的双向奔赴。

实现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良性互动,投资者要去伪存真,锚定产业逻辑。头部券商提出的“技术壁垒、研发投入、商业化能力”三维评价体系可供大多数投资者参考。例如,在半导体领域,具备国产替代能力、掌握关键工艺的企业更受机构关注;在AI赛道,落地场景明确、数据资源丰富的公司被反复论证。投资者需警惕企业“蹭热点”,要通过穿透式分析产业链上下游,筛选出技术转化效率高、市场空间可验证的标的。

实现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良性互动,投资者还要扎根基本面,厚植长期价值。科技投资需“用实业眼光做研判”,关注企业是否具备技术迭代、成本控制和市场拓展的可持续能力。

投资者也要秉持本心,放弃单纯追逐短期题材,从企业核心竞争力入手,深挖优质企业,与优质企业共同成长。

当前,政策、产业与资本的协同效应日益增强,科技突破正在助推中国向全球创新链高端迈进。以科技为锚、以价值为帆,资本市场必将书写更多“硬科技”与“软实力”交相辉映的篇章。

责任编辑: 刘少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