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被买爆了!
近期,港股市场持续火爆,大量资金纷纷涌入。投资者对港股需求飙升,导致香港银行间流动性减少,这促使香港的银行周二向香港金管局借入55亿港元的隔夜现金,为五年多来最大规模。
有分析师指出,香港银行间流动性减少,是由对香港股票的需求推动的,中国香港股市的势头仍在继续,“流动性”可能会在短期内保持紧张。
在二级市场上,港股的强势仍未减退。2月19日,香港股市低开高走,科技股领涨,华虹半导体大涨近23%,中芯国际涨超8%。南向资金当日净买入超100亿港元。此前一天,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高达224亿港元,为2021年初以来的最大单日购买量。有分析师表示,港股半导体产业链值得关注,尤其是在产业链本地化进程加速背景下,具备进口替代潜力的内地芯片设计企业机会明显。
接下来,港股市场的这波行情,还能持续多久呢?
港股太火!香港银行现金“告急”
2月19日,香港股市探底回升,恒生指数盘中一度跌超1%,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超2%。截至收盘时,恒生指数微跌0.14%,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59%,南向资金当天净流入超过100亿港元。盘面上,半导体、汽车零部件等板块领涨,华虹半导体大涨22.95%,中芯国际涨超8%,舜宇光学科技涨超5%,小鹏汽车涨超4%,比亚迪电子、小米集团涨超2%。
自1月14日以来,港股市场一路飙升,香港恒生指数涨幅超过21%,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超过34%。有券商分析师指出,一方面南向资金和海外资金共振,推动港股成为资金配置焦点,另一方面中国内地AI主题叙事带动资产重估,使得港股表现持续强势。
值得关注的是,这波港股的抢购潮,还导致香港银行现金“告急”。香港股票需求飙升导致香港银行间流动性减少,促使香港银行周二向当局借入五年多来最大规模的隔夜现金。
彭博社汇编的数据显示,2月18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通过贴现窗口借出了55亿港元(7.07亿美元),为2019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纽约梅隆银行策略师Wee Khoon Chong表示:“在我们看来,香港流动性收紧是由对香港股票的需求推动的。流动性可能会在短期内保持紧张,因为香港股市的势头仍在继续。”
彭博社指出,由于市场对DeepSeek的人工智能能力持乐观态度,过去一个月港股表现优于全球同行。在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后,更乐观的市场情绪也推动股市上涨。当中国内地和海外投资者购买香港股票时,他们需要将其持有的外汇转换为香港的美元,这种需求促使当地银行在货币市场上为其客户寻求更多现金,导致融资成本飙升。
彭博智库首席亚洲外汇兼利率策略师赵志豪(Stephen Chiu)表示,投资者的股票购买“也可能导致暂时的流动性波动,因为并非所有银行都有无限的交易限度,因此可能不得不使用金管局的贴现窗口。”
衡量中国香港一个月融资成本的指标在过去一周飙升约40个基点,至4.07%,创近六周新高,与此同时,当地股市出现反弹。彭博社汇编的数据显示,周二,中国内地投资者购买了价值224亿港元的香港股票,这是自2021年初以来最大的单日购买量。
机构:港股市场的行情还将持续下去
开年至今,“DeepSeek推动中国科技资产价值重估”的叙事备受关注,港股市场领跑全球权益市场。
国金证券表示,港股领涨背后本质驱动力在于两点:一是港股“AI含量”高,且AI相关的科技类资产较A股更具“辨识度”;二是港股分母端流动性和风险溢价事实上也出现了“实实在在”的改善,1)国内M1显著回升后的资金“外溢”推动南向大幅流入香港市场,叠加港股更强的“动量效应”本身,又形成了增量资金的正反馈;2)“海外压力”亦阶段性缓和,推动了外资小幅回流;此外,空头平仓亦贡献了港股上涨动力;3)资金流向的结构上看,科技类资产受到了内外资的一致青睐,尤其前者流入幅度更显著。
上述券商指出,短期维度内,港股“躁动行情”将延续,以情绪扩张(有透支但并未极端)和增量流动性为主导;中期估值扩张空间有限,盈利修复的验证是关键。2025年下半年港股或迈入“牛市”,先决条件有二:一是分子端对内地基本面修复更加敏感;二是分母端更加受益于外资重新回流人民币资产。配置思路上,拥抱AI,重视资讯科技(传媒、计算机)+可选消费(商贸零售、消费者服务、纺织服装、汽车)。
中信建投预计,2025年下半年经济内生增长动能逐步修复,地产下行周期逐步见底,恒生科技作为内需相关的核心资产之一,也有望迎来盈利预期修复下的贝塔行情。长期看,中国地产和经济复苏节奏和预期虽可能有偏差,但向上趋势不改,特朗普的宽财政、高关税等政策对美国经济的最终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2026年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或将提升,东升西落的机会依然存在,不一定是短期交易性行情,乐观情况下有可能是跨季度甚至更长的大机会,尤其是当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中期,港股相对美股更容易跑出相对收益。建议关注电商、游戏、消费电子等内需相关子赛道龙头公司。
“以DeepSeek为代表的内地人工智能实现突破性进展,引领AI估值重塑叙事,并持续在港股科网、半导体等AI产业链扩散,带动恒指、恒生科技领涨全球。”交银国际证券称,不过,恒指过去两周的上涨均由估值驱动,当前位置较1月上旬低位已修复较为充分,且短期上涨斜率较快,恒指已进入超买区间。与此同时,从盘面上来看,恒指上涨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板块,向其他板块扩散较为有限,因而短期可能有一定的调整风险,投资者可适当调整仓位,观察盈利的上修情况。
当前环境下,交银国际证券推荐港股“高弹性+高股息”配置策略:科技创新主线方面,看好港股AI及科网板块,特别是在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推动下,AI基础设施提供商和算力相关标的正迎来估值重构窗口,建议重点布局具备技术积累和商业化能力的龙头企业。
半导体产业链亦值得关注,尤其是在产业链本地化进程加速背景下,具备进口替代潜力的内地芯片设计企业机会明显。建议仍以高股息板块作为防御性底仓,重点关注电力公用事业、电信运营商、银行等现金流稳定、股息率具备吸引力的板块。
校对:王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