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张智博
2月18日,A股储能概念表现强势,概念指数逆市收涨0.46%,华自科技、传艺科技、杉杉股份等个股涨停,先导智能大涨9.59%;天宏锂电、派能科技、杭可科技等个股集体涨逾6%。
行动方案出炉
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等增长引擎,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方案》要求,产业体系加速完善。新型储能制造业规模和下游需求基本匹配,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3—5家;产品性能显著增强。高安全、高可靠、高能效、长寿命、经济可行的新型储能产品和技术供给能力持续增强,新型储能系统能量转化效率显著提高;应用领域持续拓展。新型储能产品与技术多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更好满足电力、工业、能源、交通、建筑、通信、农业等多领域应用需求。
新型储能产业是为新型储能提供能量存储、信息处理、安全控制等产品,涵盖新型电池等蓄能产品和各类新型储能技术等主要领域,也包括电源管理芯片、电力电子器件、热管理和能量控制系统等环节。
规模已超抽水蓄能
新型储能作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22年至2024年,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持续攀升,并首次超过抽水蓄能,标志着新型储能正深刻重塑电力储能产业格局。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
分地域看,华北地区累计装机规模2220万千瓦,占全国比例30.1%;西北地区1870万千瓦,占比25.4%;华东地区占16.9%,华中地区占14.7%,南方地区占12.4%,东北地区占0.5%。
五矿证券表示,结合招标数据,2025年中国储能装机规模有望在2024年翻倍增长的基础上,保持较高增速。万联证券认为,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新型储能近年装机量高速增长。我国储能技术具备技术和成本优势,海外市场渗透率有望提升,关注海外市场渠道布局完善、市占率领先的龙头个股。
16只概念股预告盈利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A股储能相关概念股中,已有24股发布业绩预告或快报,其中16股实现盈利。
以业绩预告中值或快报数据看,宁德时代净利润规模居首,为510亿元;德业股份暂居第二,为30亿元;天赐材料、盛弘股份、科士达随后,均超过4亿元。从净利润变动看,通润装备、好利科技同比翻倍,增幅依次为213.72%、106.76%;德业股份、朗特智能、安孚科技随后,增速均超过45%。
2024年,宁德时代在商、乘用车领域及储能领域分别推出了“天行”“神行Plus”“天恒”等系统或品牌。今年1月,公司又成功入选阿联酋RTC首选储能系统供应商,该项目电池储能总容量达1900万千万时。
德业股份表示,2024年,亚非拉市场对可并离网切换的户用储能产品需求持续高增,欧洲市场更侧重对储能产品经济性的需求。公司提前布局具有潜力的海外市场,加强本地化服务,储能逆变器与储能电池包收入利润同比增长。
通润装备于2023年5月收购正泰电源,进军新能源领域。公司在业绩预告中表示,2024年度起正泰电源财务表现完整纳入公司报表,重组注入的光伏逆变器及储能系统等新能源业务对公司业绩的提升效应显著。
(本版专题数据由证券时报中心数据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