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刘俊伶
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办“数据价值化我们在行动”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荣辉介绍称,今年全国数据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大力推进数据要素的市场化价值化,让数据的价值体现在企业降本增效里,体现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体现在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推动数据价值化,公共数据要先行一步,真正把公共数据资源供出来、用起来。
1 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即将上线
陈荣辉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正式上线试运行。据介绍,这个平台不仅是公共数据资源的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登记平台上线运行后,将发挥两个方面的作用:一个是服务性功能,供数单位可以通过登记平台发布数据资源和产品信息,用数单位可以来这里查找数据资源,未来还可以发布数据需求,从而更好地实现供需对接,为降低全社会用数成本、促进数据资源价值释放创造条件;另一个是管理功能,通过登记工作,掌握全国公共数据资源底账,加强授权运营信息披露,促进授权运营规范化、透明化。
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按照年度工作会议部署,加快推动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和运营机制改革落地见效,进一步增强数据资源价值释放的驱动力,以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引领撬动各方数据的融合应用,打造数据利用的多应用场景和模式,更好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2 今年数据要素市场规模有望超2000亿元
数据作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正成为推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我国近年来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产业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涵盖数据确权、流通交易、安全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维度,形成一套政策“组合拳”,持续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
中泰证券认为,数据要素战略布局持续深化,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地方的积极试点、企业的创新实践下,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呈现出迅速扩张的趋势。目前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处于从政策驱动向产业驱动迈进的关键期,全面助推产业协同升级。
我国数据要素市场不断探索和创新,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2025—2030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23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为1332亿元,较上年增长26.48%。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到1662亿元,2025年将达到2042.9亿元。
3 数据要素概念股表现强于市场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A股市场数据要素概念股中,25股最新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仅竞业达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东方国信、海天瑞声预计扭亏为盈,其他6股预计减亏,报喜比例约三分之一。
竞业达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300万元至4400万元,同比增长226%至335%。公司持续布局数据要素,通过在教育和轨道交通领域的广泛业务覆盖,积累了庞大的多模态数据资源,基于行业私域数据,公司还推出星空教育大模型并持续深入专业大模型集群训练。
2月以来,数据要素概念股大幅跑赢市场,平均上涨18.21%,奇安信-U、深桑达A、安恒信息累计涨幅居前,分别达到70.13%、56.93%、50.08%。
资金面上,概念股获融资资金持续加仓。统计显示,2月以来概念股获得融资净买入达到36.17亿元,11股净买入超亿元,软通动力、拓尔思、深桑达A净买入居前,分别达到5.81亿元、4.52亿元、4.05亿元。
软通动力在投资者问答平台上表示,在数据治理领域公司具备相关技术积累,并携手某大型通信设备企业联合发布了软通动力数据中台及数据治理服务解决方案,荣登“2023大数据优秀服务商之选”数据治理领域榜单。
(本版专题数据由证券时报中心数据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