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掘金】机构:稳增长政策效果逐渐显现 看好银行板块的绝对收益表现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吴晓辉2025-02-18 17:19

机构指出,稳增长政策效果逐渐显现,宽信用保持不错的节奏。仍然看好银行板块的绝对收益表现,尤其上市银行的股息率优势仍然明显,在低利率环境下具备较强的资金吸引力。2025年上市银行盈利能力将保持稳定、分红继续保持较高比例、信用风险不会出现大幅波动,经济筑底稳步复苏的过程中,坚守高股息银行的策略上佳。

核心逻辑

1.社融、人民币贷款增速环比持平,信贷同比显著多增。2025年1月社融、人民币贷款增速分别为8.0%、7.2%,社融同比多增0.59万亿元,其中信贷同比多增0.38万亿元,开门红成色较佳,政府债同比多增0.40万亿元,延续强势表现。尽管地方政府化债或会对信贷增长有一定拖累。但1月数据中,对公贷款明显回暖,其中票据贴现、中长贷、短贷均同比多增,分别为4584亿元、1500亿元、2800亿元。

2.1月社融大超预期,一方面,政府债发行节奏边际放缓,对城投贷款的替代效应也随之边际减弱;另一方面,由于春节时间错位,企业在今年1月的流动性需求高于去年同期。存款方面,规范同业存款定价管理持续挤出非银存款,这是导致1月社融强劲而M2增长较弱的重要原因。基于1月强势的社融数据,2—3月信贷“开门”的压力有所减轻。2024年Q4贷款利率随基准继续下行,由于存款端利率同步调降,对于银行息差不必过于悲观。现阶段,债市波动加大,银行股息行情或有所降温,建议沿着财政及货币政策发力节奏,加大对龙头中小银行的关注。

3.关注稳定分红与复苏潜力投资主线。2024年12月,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行,提前反映了市场对降息降准的预期,银行板块股息率优势再度凸显,国有行股价续创历史新高。然而今年以来,出于防范汇率风险和资金空转风险的考虑,降准降息预期相继落空,资金面趋紧。加之近期权益市场情绪高涨、宏观经济弱复苏、社融超预期、汇率约束依然较强等因素,导致债市波动加大。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板块股息行情可能阶段性降温。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在宏观经济再通胀诉求下,货币与财政政策仍将保持支持性立场,消费与投资的修复将缓解银行业零售风险上升、存款定期化加剧等问题。在这种情形下,复苏逻辑占据优势,建议加大对龙头中小银行的关注。

利好个股

民生证券指出,1月对公信贷的回暖,表明前期的宽松政策逐渐见效,推动经济平稳恢复。高成长和高股息所代表的“双高”标的作为银行板块优选,建议关注招商银行、江苏银行、成都银行;高成长属性较强“单高”标的,建议关注宁波银行、常熟银行;高股息属性较强的“单高”标的,建议关注平安银行、中信银行等。

开源证券认为,2025年上市银行盈利能力将保持稳定、分红继续保持较高比例、信用风险不会出现大幅波动,经济筑底稳步复苏的过程中,坚守高股息银行的策略上佳。推荐中信银行,受益标的农业银行、北京银行、沪农商行等。布局:区域信用弹性更好的银行:推荐苏州银行,受益标的有江苏银行、成都银行、宁波银行等;零售财富客群基础好的银行:受益标的有招商银行等;负债成本下行更快的银行:受益标的有渝农商行等。

本文内容精选自以下研报:

中金公司《创纪录信贷开门红成色几何?》

东海证券《银行业“量价质”跟踪(九):信贷实现“开门红”,贷款利率随基准如期下行》

民生证券《银行周论:2025年1月信贷超预期,2024Q4货政报告发布》

开源证券《1月金融数据点评:信贷节奏前置,非银存款继续收缩》

校对:李凌锋

责任编辑: 杨国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