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召开2024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2024年规模以上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高于全国工业0.2个百分点;全年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2%,比上年同期下滑0.5个百分点,较同期全国工业低0.2个百分点;2025年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预计在5.5%左右,对外贸易保持基本稳定。
(发布会现场情况 郭博昊/摄)
多项数据指标好于上年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重点监测的122种主要机械产品中,72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占比59%;50种产品产量同比下降,占比41%。机械工业产销情况整体好于上年水平。
具体来看,汽车产销创历史新高。全年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连续16年位居全球第一,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其中,乘用车市场表现较好,商用车市场相对较弱,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消费市场回暖带动照相机、服务机器人、包装专用设备等产品产量增长。
制造业回稳带动加工装备稳定增长,全年金属切削机床产量69.5万台,同比增长10.5%;金属成形机床产量16万台,同比增长7.4%。工程机械结束连续三年下行态势实现筑底回暖,12种重点产品销量合计增长4.5%,其中半数产品销量增长,挖掘机销量增长3.1%。
“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积极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亮点纷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新闻发言人罗俊杰表示,智能制造装备快速发展,2024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14.2%,达55.6万套,再创新高。智能网联汽车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5G通信等新技术的应用加速了汽车的智能化发展,智能辅助驾驶、人机交互技术等技术快速进步并从高档车向大众用车普及,L2级辅助驾驶乘用车渗透率显著提升。
清洁能源装备快速发展,助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2024年发电机组产量中,风电机组产量占比超过一半;2024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3.7亿千瓦,同比增长23%,占电力新增装机的86%。
不过,市场需求不振仍然是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制造业在手订单指数持续处于临界值之下的较低水平,年末机械工业订货指数较年中高点回落5个点左右。企业盈利水平承压,2024年机械工业利润总额自3月份开始持续同比下降,全年利润率较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罗俊杰表示,2024年,受有效需求不足、价格持续下降、上年基数较高等多重因素影响,机械工业效益指标承受较大压力。全年规模以上机械工业实现营业收入31.5万亿元,首次突破30万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较全国工业低0.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6万亿元,同比下降8.0%,降幅比全国工业深4.7个百分点。
外贸出口结构继续优化
相较于内需,2024年机械工业顶住多重压力,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贸易顺差均再创历史新高。据海关统计数据汇总,2024年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第四年超过一万亿美元达1.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5%,占全国货物贸易的19%。其中,进口额2996.8亿美元,同比下降1.6%,占全国货物贸易的11.6%;出口额8693.6亿美元,同比增长11%,占全国货物贸易的24.3%。实现贸易顺差5696.9亿美元,同比增长16.6%,占全国货物贸易顺差的57.4%。
从产品看,主机、整机类产品出口保持较好增长态势,通用机械、零部件类产品出口增速持续回升。2024年汽车出口618.8万辆,同比增长26.7%;其中电动汽车出口227.4万辆,同比增长26%;压缩机、泵、阀门等通用设备和轴承、紧固件、弹簧、密封件等基础件产品出口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技术含量高的一般贸易出口继续提升,2024年一般贸易出口额增长14.5%,比机械工业全部出口增速高3.5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额占比74.3%,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不过,机械工业外贸市场仍面临较多不确定因素。罗俊杰表示,全球经济增速总体下移,对外贸易摩擦加剧。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涉华经贸审查增多,特别是多国对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实施碳关税、近期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等措施给企业出口带来挑战。
2025年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增长5.5%
2025年,机械工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但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因素继续集聚增多。
“两新”加力扩围政策已经出台并迅速落地实施,将带动机械产品内需市场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事实上,2024年四季度,随着“两新”政策及一揽子增量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行业运行态势趋稳回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设备更新政策等因素带动下,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等行业增加值较上年分别增长19.3%、16.1%、8.2%;农产品加工专用设备、包装专用设备、挖掘铲土运输机械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0.9%、24.5%、17.3%。以旧换新方面,全国汽车产量累计增速9月份起连续4个月回升,全年产量较上年增长4.8%;新能源汽车产量高速增长带动配套产品充电桩产量较上年增长58.7%。
此外,记者注意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多项配套行动方案和实施计划,大多与机械行业密切相关,将为机械工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罗俊杰判断,2025年机械工业发展仍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综合判断,预计2025年机械工业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持续发挥国民经济重要引擎的作用,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预计在5.5%左右,对外贸易保持基本稳定。
责编:汪云鹏
校对:李凌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