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中国资产,全线爆发!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吴永芳2025-02-14 16:39

中国资产全线爆发。

A股今日再度走强,创业板指涨近2%;港股强势上攻,尾盘大幅拉升,恒生指数涨超3%,恒生科技指数暴涨超5%,阿里、小米、京东、腾讯等科技巨头联袂大涨。

与此同时,富时A50指数期货大幅拉升,截至发稿,该指数涨超2%;美股夜盘2倍做多中国互联网股票ETF-Direxion涨近10%,3倍做多富时中国ETF-Direxion涨近9%。

另外,人民币汇率突然拉升,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涨超200点。

具体来看,两市股指盘中震荡上扬,深证成指、创业板指表现强势。截至收盘,沪指涨0.43%报3346.72点,深证成指涨1.16%报10749.46点,创业板指涨1.8%报2215.3点,上证50指数涨0.75%;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7452亿元,较昨日减少逾1000亿元。

今日市场出现明显分化,地产、酿酒、石油等权重板块走低;AI医疗概念全线爆发,安必平、泓博医药、祥生医疗、嘉和美康等20%涨停;云计算、大数据概念等活跃,飞利信、深信服、易华录等20%涨停;值得注意的是,光线传媒再度强势涨停,续创历史新高,近8日累计大涨超260%;浙江东方、美格智能、新炬网络、每日互动等热门牛股却大幅跳水。

港股爆发

港股主要股指盘中走势强劲,尾盘再度上行。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超3%,恒生科技指数暴涨超5%。

个股方面,阿里健康涨超28%,药明生物涨近12%,药明康德涨逾10%,京东健康涨超8%,京东集团、腾讯控股涨超7%,阿里巴巴涨6%。值得注意的是,小米集团今日收盘涨超7%,股价再创新高,市值超1.1万亿港元;阿里巴巴则创2022年1月以来新高。

对于港股,中信证券指出,1月24日以来,外资回流港股市场近130亿港元,且主要配置相对估值折价较高的科技和消费行业。近期空头平仓也是推动港股反弹的主要动力之一。截至今年2月7日,港股市场整体未平仓卖空金额占流通市值比例仍达1.37%,为2023年初以来历史均值两倍标准差以上的高位。短期来看,2月底MSCI调仓在即,港股或面临海外资金再平衡的风险。但全年来看,在国内经济基本面逐步复苏的背景下,叠加估值的性价比,依旧看好港股延续2024年以来的反转行情。

AI医疗概念掀涨停潮

AI医疗概念集体走高,个股掀涨停潮。截至收盘,安必平、泓博医药、祥生医疗、嘉和美康20%涨停,迪安诊断、卫宁健康涨超18%,华大基因涨近14%。

华为数据储存公众号昨日发布信息称,将发布基于华为DCSAI解决方案打造的瑞金病理模型。据介绍,该模型将于2月18日举办的2025医疗人工智能与精准诊疗发展论坛上发布。

中信证券指出,参考讯飞医疗、医联、腾讯健康、百度AI开放平台等官网信息,AI已经能从诊前(AI+分诊/导诊、AI+预问诊)、诊中(AI+电子病历质控、AI+辅助诊断)、诊后及院外(AI+康复健管、AI+居家保健)全场景赋能医学诊疗行业。

据GlobalMarketInsights数据,2023年全球AI医疗健康市场规模约为144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2812亿美元,2023年—2032年CAGR约为39.1%。

该机构表示,医疗垂类大模型凭借更强的理解、生成、多模态能力,从提质、增效两条路径拓展了更复杂情境下的AI+医疗市场空间。海外企业商业化进展迅速,已在B端市场取得稳定收入并积极布局C端产品。经测算,2025—2029年国内大模型智能诊疗产品B端、G端累计市场空间近200亿元,C端年理论市场空间超700亿元。拥有底层模型、数据壁垒以及产品客户积累的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光线传媒再创新高

光线传媒今日再度飙升,截至收盘,该股涨停报34.73元/股,续创历史新高,全日成交93亿元,最新市值1019亿元。至此,该股近8个交易日已累计大涨超260%。

公司昨日晚间在公告中指出,公司及子公司出品、发行的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已于2025年1月29日起在中国大陆地区公映,目前正在热映中。

灯塔专业版显示,截至2月13日19时许,《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已突破100亿元,成为国内首部百亿票房影片,跻身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前三,全球影史票房榜第17位。此外,该片内地观影总人次已突破2亿,持续刷新纪录。

有分析指出,《哪吒之魔童闹海》表现大幅超出市场预期,预计该作将为光线传媒一季度提供较高业绩支持。

群益证券指出,长期来看,《哪吒之魔童闹海》作为系列第二部作品在前作极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验证了公司的内容制作产出能力,全片近2000个特效场景的打磨也将为未来公司的内容制作提供经验和技术支持,且后续无论是公司的动画产品矩阵还是“封神宇宙”概念都将获得更高的观众认可度;此外哪吒等动画IP的周边商业价值也将持续提升,为公司提供巨量的无形资产。后续公司电影项目储备充足,包括《乔妍的心事》《胜券在握》《“小”人物》《她的小梨涡》《透明侠侣》等超50个电影项目有望于年内及后续陆续上映;《去你的岛》《大鱼海棠2》《姜子牙2》《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三国的星空》等电影也正在有序制作中。

此外,光线传媒已积极拥抱AI相关技术,将AI植入到动画制作相关的流程中,已有较好的应用实例。公司预计将在AI技术的加持下,加速动画电影的研发速度,未来有望达到每年4—5部作品的制作规模,且制作成本也将显著降低。动画电影行业将在未来两年快速受益于AI增益,带动公司营收和净利表现持续提升。

校对:姚远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