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6月的头4个月里,伴随着恶性通胀肆虐,阿根廷比索贬值了超过一半以上。所以,阿根廷人通常会把闲余资金存为美元,以对抗通货膨胀的飙升。同年10月,当时还是自由派经济学家的哈维尔·米莱(Javier Milei)在竞选总统时直言,比索“一文不值”,并承诺废除本币实施全面美元化。
然而,在成为阿根廷总统执政一年之后,曾经被米莱唾弃的比索却迎来了高光时刻。
由于米莱政府推行财政紧缩计划与严格的外汇管制,通货膨胀率大幅下降,使得比索在官方与黑市汇率市场上都趋于稳定。这在该货币近十年持续贬值的历史中堪称奇迹。按实际汇率计算,比索去年升值了40%以上,领跑全球主要货币。
对于阿根廷人来说,这是长期动荡的货币波动史中的最新转折点。
套利交易与消费新格局
许多当地投资者利用这种转变进行套利交易以此牟利:借入低息美元贷款兑换比索,赚取高于美元借贷成本与比索贬值幅度的利差。
尽管经济危机与紧缩政策带来的副作用普遍存在,阿根廷中产阶层却享受着比索在国外更值钱的事实,纷纷涌入巴西的海滩和智利的购物中心。来自巴塔哥尼亚的教师玛丽亚·克里斯蒂娜(María Cristina)说:“现在是出去的时候了,其他地方的东西都更便宜。”
除此之外,阿根廷现金的使用体验亦获改善。阿根廷最新发行的1万面值和2万面值的比索纸币分别约合10美元和20美元,取代了此前最高面值仅合2美元的旧钞。
正在攻读MBA的阿根廷青年托马斯表示,米莱的政策可能导致其1万美元的储蓄金能够兑换的比索大幅缩水,致使学费不足。因此他选择将美元全数兑换成比索,存成定期。“这违背了阿根廷人以往的习惯”,托马斯称,“但若持有美元,课程费用可能增加50%。”
就在阿根廷人熟练地应对新货币环境时,游客们却对此措手不及。来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游客发现,这里已经从拉丁美洲最便宜的城市之一变成了最昂贵的城市之一,酒吧和餐馆的账单有时甚至超过了西欧和北美的水平。一个联合办公空间里的数字游民向她的朋友抱怨说,这里的食物比加拿大还贵:“一个披萨要20美元!”
但是阿根廷人对此并不同情。一位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过去几年,阿根廷商品的廉价程度才是令人震惊的。外国人口中的‘便宜’曾是我们的耻辱。”
比索还能强势多久?
比索的强势能持续多久尚不清楚。米莱政府已承诺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取消货币和资本管制。经济学家将密切关注在政策放开后被压抑的美元需求变化。
有迹象表明,随着米莱政府取消对美元使用的限制,美元将发挥比以前更大的作用。企业现在可以同时用美元和比索标价,尽管这种做法尚未普及。
米莱政府表示,从今年2月开始,阿根廷人可以使用以美元计价的借记卡。最关键的是,税收赦免政策促使约150亿美元“床垫下的钱”(指存在家中或银行保险柜,或兑换成美元存在国外银行的钱)与海外资金回流银行系统,从而增强了银行美元信贷的供给能力。
阿根廷前财政部长丹尼尔·马克斯(Daniel Marx)表示,阿根廷政府必须展示比索的“长期稳定性”,才能真正赢得所有人的信任。“人类倾向于保护自己拥有的东西”,他强调,“如果当地货币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就会寻找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