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后,短期存款成为不少农商行眼中的“香饽饽”。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近日,河南、山西、广东等多地的农商行逆势上调了存款利率,尤以对1年期和3年期存款利率的调整居多,1年期存款成为多家机构力推的新年产品,而中短期存款利率“倒挂”的现象也密集出现。
专家指出,农商行短期利率倒挂通常是季节性现象,或是出于流动性和负债结构优化的考量。短期来看,国内降息的可能性较小,上半年结合巿场流动性状况或可能降准0.5个百分点。
农商行中短期利率倒挂
2月12日早间,河南新野农商银行在公众号平台发布一则存款利率调整的公告。《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在该行最新的定期存款执行利率表中,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依据起存金额不同分为1.75%和1.79%两档,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则为固定的1.75%,相较1年期利率持平或形成利率倒挂。
事实上,春节假期前后,多家地方性农商银行逆势上调了存款利率,同时密集出现中短期存款利率倒挂或持平的现象。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仅2月以来,至少已有河南新野农商银行、河南商丘农商银行、朔州农商银行和广东南澳农商银行4家机构出现上述情况。
具体看来,2月11日,河南商丘农商银行公布的最新存款利率显示,1年期20万元及以上定期存款利率与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持平。2月1日,广东南澳农商银行也阶段性上调了多个存期的执行利率,其中1年期和2年期定存利率、3年期和5年期定存利率分别持平。
更早之前,山西怀仁农商银行将1年期和3年期存款利率分别上浮至1.75%和2.15%,同时,该行2年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为1.45%和1.90%,短期与中长期存款利率分别形成倒挂,倒挂幅度最高达30个基点(BP)。
利率倒挂为季节性现象
为何近期多家地方农商行短期利率出现倒挂?
“中小银行存款利率倒挂通常是季节性现象。可能是部分农商行流动性相对紧张,同时也表明市场尤其是春节前后短期流动性相对充裕。从宏观来看,市场的流动性是十分充裕的,此前央行采取的逆回购等相关操作也说明了这一点。”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直言。
在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看来,短期利率出现倒挂,主要由此前中长期负债端成本相对较高的银行推动调整,是商业银行主动根据市场情况及自身资产负债情况调节的一种举措。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年初,相对短期的存款产品似乎格外受农商行推崇。以山西怀仁农商银行为例,在该行“限时高息”的利率推送中,以十分醒目的标注和“行长推荐”的方式,重点推荐了1年期存款。
连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小银行克服困难的最佳选择是将短期利率上调,以尽快改善银行的流动性状况。对于地区性的农商行而言,短期存款利率往往较大行要高不少,当一年期利率较两年期利率更高时,往往能较快吸引存款流入。
“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曾经的存款中长期利率相对大行而言确实处于较高水平,吸引了不少投资者购买此类存款锁定中长期利率。”苏筱芮分析指出,“在中长期利率逐步下行的背景之下,这些银行通过短期利率调节来优化负债结构,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市场利率变化。”
上半年或降准0.5个百分点
据央行披露的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月10日至12日,央行连续三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逆回购操作,操作量分别为2150亿元、330亿元和5580亿元,操作利率均为1.50%,期限均为7天。
此前,在1月13日亚洲金融论坛开幕式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发表致辞时表示,2025年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和宽松的社会融资环境。
当前环境下,降准降息是否具备落地条件?
“随着后续融资需求扩大、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的增加和信贷加快投放,未来降准需求和降息空间依旧存在。”连平指出,“短期来看,国内降息的可能性较小。因为当前美联储货币政策并未如预期出现明显松动、降息步伐放缓,此时若选择降息必将增加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因而眼下我国政策利率下调的步伐会较为审慎。”
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1710元,相较前一交易日中间价7.1716元调升6个基点。
“当前来看,若为了满足流动性需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是可以选择的政策操作,既可以提供更多流动性,也可通过流动性的充裕推动市场利率下行。上半年结合巿场流动性状况,或可能降准0.5个百分点。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可以通过国债市场交易来同步释放流动性,关键要看市场需求。”连平最后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