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列科技创新集群全球第13武汉新春第一会再次聚焦科技创新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e公司 刘茜2025-02-06 18:48

2月6日,武汉市举行全市科技创新大会,这是武汉新春“第一会”,也是武汉连续第4年召开科技创新大会。记者从随后举行的2025武汉市科技创新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武汉将聚焦“六个融合”来推进科创高地建设。

去年,武汉经济总量突破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城市能级跨越提升,其中科技创新是武汉城市能级跃升的关键要素。武汉市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武汉位列科技创新集群全球第13、全国第5。《自然》杂志发布的《2024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武汉位列全球第9、全国第5。

值得注意到是,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荣获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汉单位牵头完成的通用项目共获奖19项,在全国城市排名第2,创历史最好成绩。在6日上午举行的武汉市科技创新大会上,李德仁院士获得800万元奖励,并受聘为武汉科技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

目前,武汉已出台《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建成,重点产业领域全球创新策源影响力持续提升,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加速形成等工作目标。

新的一年,武汉如何推进科创高地建设?上述负责人表示,“六个融合”包括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深度融合的动力;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夯实深度融合的基础;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突出深度融合的关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畅通深度融合的路径;拓展开放协同创新网络,构建深度融合的格局;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凝聚深度融合的合力。

创新是动力,产业是载体,武汉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聚焦制造业创新,全力打造产业、赛道、企业三大新先锋。

在围绕产业闯关,打造产业创新新先锋上,武汉将促进硅钢一期项目投产,推动低碳炼钢改造,力争钢铁产业规模全年达到1000亿元。抢抓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机遇,力争消费品全年产业规模达到2700亿元。同时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加快智能芯片、智能网络设备等新基建产品发展,力争电子信息制造业全年产业规模达到4400亿元;大力发展智驾系统、车规级芯片等细分赛道,力争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全年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强化工业母机、绿色智能船舶、低空经济的产业创新能力,力争高端装备全年产业规模达到2500亿元。

在依托产业创新平台,打造赛道领跑新先锋上,持续提升国家信息光电子、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2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承担国家战略、赋能行业发展、自我造血等能力水平;依托龙头企业建设产业链中试平台、布局建设中试公共服务机构、强化现有创新和服务平台中试功能,建立110家以上中试平台培育库,推动一批自主研发的中试软硬件产品投入使用。

在聚焦产业队伍,集聚创新主体新先锋上,力争全年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家以上。全面落实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实施方案,完成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500家。强化基金赋能,吸引集成电路、中小企业、工业母机等国家级产业基金落地,动态更新市级产业基金投资矩阵图和投资方向指引,力争全年为政府投融资平台提供200个重点产业科创项目。

责任编辑: 赵黎昀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